峰势若簪云,云根何太低。
记得文登路,如绵衬马蹄。
峰势若簪云,云根何太低。
记得文登路,如绵衬马蹄。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簪云峰的奇特景象。诗人将山峰比作插在云中的玉簪,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山峰与天空的紧密相连,云雾缭绕的神秘氛围跃然纸上。然而,诗中提到“云根何太低”,这一句则在赞美之余,也带有一丝疑问和好奇,似乎在询问为何云底如此之低,仿佛触手可及。
接下来,“记得文登路,如绵衬马蹄”两句,诗人通过回忆过往的行程,将自己置身于那绵延不绝的山路之中,马蹄踏在软绵绵的路上,既表现了道路的平坦舒适,也暗示了旅途的悠长与艰辛。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物,还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捕捉。通过对比和联想,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亲切的自然情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美感与宁静。
南昌山色如青玉,下照澄江千里绿。
倚江都会贤俊居,各起亭台带修竹。
先生小园堂数弓,聚书万卷花萼红。
四方名士春秋同,举觞吟啸于其中。
游赏年年情未足,世推丰玉兼饥谷。
使节东领黄河堤,法冠北上太行麓。
独于钱塘治绩多,来旬再莅西湖曲。
杭州前后瞻苏公,先生事与东坡同。
小园旧以苏潭命,或疑前定天所通。
谶占小数何足道,先生本忆南康好。
因怀苏步作苏潭,更著新图写昔抱。
君不见安石东山在越中,金陵亦托东山号。
当时曾治循海装,中原事定思一航。
威仪山泽百世芳,远述祖德何能忘!
功名卓越人间事,自古男儿悲故乡。
《题谢蕴山方伯苏潭图》【清·姚鼐】南昌山色如青玉,下照澄江千里绿。倚江都会贤俊居,各起亭台带修竹。先生小园堂数弓,聚书万卷花萼红。四方名士春秋同,举觞吟啸于其中。游赏年年情未足,世推丰玉兼饥谷。使节东领黄河堤,法冠北上太行麓。独于钱塘治绩多,来旬再莅西湖曲。杭州前后瞻苏公,先生事与东坡同。小园旧以苏潭命,或疑前定天所通。谶占小数何足道,先生本忆南康好。因怀苏步作苏潭,更著新图写昔抱。君不见安石东山在越中,金陵亦托东山号。当时曾治循海装,中原事定思一航。威仪山泽百世芳,远述祖德何能忘!功名卓越人间事,自古男儿悲故乡。
https://shici.929r.com/shici/c7KWI8ed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