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丹徒寓楼上作》
《丹徒寓楼上作》全文
清 / 姚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郁郁山川面倚楼,侧身江左旧徐州。

寒潮不隔中原望,白日遥县大海流。

北府千年京口镇,西风一夜秣陵舟。

古今只此沧波色,烟雾何时竟掉头。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丹徒寓楼上作》。诗中描绘了诗人站在丹徒的楼上,眺望四周景色时的感慨与思绪。

首句“郁郁山川面倚楼”,以“郁郁”形容山川的茂盛,通过倚楼远眺的视角,营造出一种深邃而静谧的氛围。接着,“侧身江左旧徐州”,点明地点,将目光转向历史上的徐州,暗示了对过往的追忆和思考。

“寒潮不隔中原望,白日遥县大海流。”这两句描绘了广阔的自然景象,寒潮虽阻隔视线,但依然能望见遥远的中原大地;白日映照下,大海波涛汹涌,展现出壮丽的自然风光。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隐含着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北府千年京口镇,西风一夜秣陵舟。”这两句将视角转向历史,提到北府(今江苏镇江)的千年古镇,以及秣陵(今南京)的夜晚西风,通过时间和空间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古今只此沧波色,烟雾何时竟掉头。”总结全诗,以“沧波色”象征永恒不变的自然之色,与“烟雾”相对,暗示人生的短暂与变幻无常。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洞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作者介绍
姚鼐

姚鼐
朝代:清   字:姬传   籍贯:安徽桐城   生辰:nài)(1731~1815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乾隆十五年(1750)中江南乡试,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授庶吉士,三年后散馆改主事,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三十八年(1773)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三十九年秋借病辞官。
猜你喜欢

句·其六

轻雷入树惊花魄,白浪浮空涨水脂。

(0)

哭秋崖先生·其三

昔年经盼目,此日罢从游。

尤许为上足,敢令出一头。

圣涯窥浩荡,学海探深幽。

一瓣南丰后,他师不复求。

(0)

浙江姚楼观水月

翠滚玻璃万顷秋,长江又挂水晶毬。

水光月色梅边客,今夜会盟江上楼。

(0)

春晚野步

寻花篱下蝶牵引,酌酒林间鸟劝酬。

山色不随春态老,笛声自起夕阳愁。

(0)

祥符寺水阁

楚江空阔水痕收,葭苇萧萧两岸幽。

柔橹推残千顷浪,好风吹过一帆愁。

人归别浦云烟晚,舟泊寒沙岛屿秋。

领略风光须我辈,谩寻诗句倚江楼。

(0)

寄谢夹谷书隐先生四十四韵

粤从太极分,大块溟涬泄。

人生于其间,三才位成列。

人极苟不立,清宁将竭裂。

厥初始断鳌,万古功卓绝。

谁触不周山,地摧天柱折。

娲皇不炼石,方圆成陷缺。

九载困怀襄,东柱至西碣。

乘载微司空,斯民化鱼鳖。

上下三千年,世变几更迭。

谁与持风轮,不至人类灭。

鲁庙祠太牢,汉庭定绵蕝。

泽国访羊裘,东都树名节。

斯道无存亡,惟人善显设。

先后虽殊途,彼此有同辙。

山冢摧且倾,川流沸将竭。

托身止徬徨,劳心苦忡惙。

时无武城偃,谁知堂下蔑。

吏来方叫嚣,我行方蹩躠。

宾主成寇雠,樽俎化缧绁。

楚市愧受钳,山东羞折頞。

无处吁旻天,甘心死岩穴。

维北有星躔,煌煌西柄揭。

皇帝哀不辜,分符理司臬。

令出风霆行,章分云汉抉。

垂光烛幽壤,万里悉昭晰。

汲绠出深渊,千仞藉提挈。

自顾此身微,天地一瓮蠛。

自笑往事非,古今一剑吷。

鸟卵来仪羽,骏骨致汗血。

犁然心自孚,难以口腾说。

衣冠出藻色,诗书响木舌。

从此公道开,起我庶士揭。

不图老辕申,复见人稷卨。

苍生在巅崖,寄命方杌隉。

山下豺狼多,况复昼噬齧。

皇皇倘无归,茕茕靡遗孑。

四海望公来,久旱望霓切。

惟有此西人,谓私我西浙。

永言誓澄清,且为沃焦热。

次第雨八荒,宁久民望觖。

严濑有男子,苦心头半雪。

受恩口难言,寤叹惟契契。

延伫羌思君,解佩愿遗玦。

遗玦不可得,采芳聊薄撷。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