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红叶重,烟树暮岩钟。
水澹松玆郭,月生天柱峰。
人閒二南岳,江上六禅宗。
怅望停车者,征途何所从。
秋山红叶重,烟树暮岩钟。
水澹松玆郭,月生天柱峰。
人閒二南岳,江上六禅宗。
怅望停车者,征途何所从。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山林间的静谧与壮丽景色。首句“秋山红叶重”以“重”字生动地表现了秋叶在山间层层叠叠的繁茂景象,渲染出浓厚的季节氛围。接着,“烟树暮岩钟”一句,通过“烟树”和“暮岩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神秘的黄昏景象,钟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和谐。
“水澹松兹郭,月生天柱峰”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视线从山林转向水边与远处的山峰。水面平静如镜,松树与城市相映成趣;而月亮则在天柱峰顶升起,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几分浪漫与神秘色彩。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水的平静与月的明亮,与山林的静谧形成呼应,展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和谐之美。
“人閒二南岳,江上六禅宗”则将视角转向人文景观,暗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南岳是佛教圣地,此处“二南岳”可能是指诗人内心深处的两个精神寄托或追求的目标;“江上六禅宗”则可能指江边的六个禅宗寺庙,象征着诗人对禅学的向往与实践。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表达了其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与思考。
最后,“怅望停车者,征途何所从”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感慨与迷茫。在如此壮丽的自然风光面前,诗人或许感到自己的心灵与外界的和谐,但同时也面临着人生道路的选择与思考。这一句以问句的形式,既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发,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吾宗培世德,盛事褒一门。
仰颜有寿母,俛目见子孙。
平生青云器,威凤宜孤鶱。
脱然舍荣爵,回车息深村。
服勤养堂中,身已大父尊。
戏綵时趋庭,奉舆日涉园。
所至畴接武,顾见贻厥繁。
今年结高楼,长少数凭轩。
群星环婺女,列象如可扪。
云傍檐楹飞,山邻窗几蹲。
往来乌鹊喜,回互竹木蕃。
良辰风日佳,容与同芳樽。
循陔度雅乐,清响闻天阍。
男儿贵恢豁,楼记聆绪言。
谷共里人饱,书从寒士翻。
善源深复深,河流出昆崙。
吾颂殊未艾,玄来更瑶琨。
一片湖光净。被游人、撑船刺破,宝菱花镜。
和靖不来东坡去,欠了骚人逸韵。
但翠葆、玉钗横鬓。
碧藕花中人家住,恨幽香、可爱不可近。
沙鹭起,晚风进。功名得手真奇隽。
黯离怀、长堤翠柳,系愁难尽。
世上浮荣一时好,人品百年论定。
且牢守、文章密印。
秘馆词人能度曲,更不消、檀板标苏姓。
凌浩渺,纳光景。
小池塘,闲院落,薄薄见山影。
杨柳风来,吹彻醉魂醒。
有时低按秦筝,高歌水调,落花外、纷纷人境。
猛深省。但有竹屋三间,莲田二顷。
便可休官,日对漏壶永。
假饶是、红杏尚书,碧桃学士,买不得、朱颜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