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是前因,回头是后身。
总宜明处照,了得本来真。
当面是前因,回头是后身。
总宜明处照,了得本来真。
这首诗以“咏镜”为题,通过镜像的比喻,探讨了因果循环与自我认知的主题。诗人巧妙地将镜子作为载体,引导读者思考人生中的因果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自我反省来达到心灵的纯净与真实。
“当面是前因”,开篇即点明了因果律的概念,意指当前所见之事或所遇之人,皆是过去行为或选择的结果。这句话提醒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并非偶然,而是由过去的行动所塑造的。
“回头是后身”,进一步阐述了因果循环的观念,暗示着每一个当下都是未来状态的预演。它鼓励人们从历史中学习,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未来的影响,从而做出更有意义的选择。
“总宜明处照”,强调了自我反省和正视现实的重要性。这里的“明处照”可以理解为在明亮的地方审视自己,意味着要勇于面对真实的自我,不回避任何问题或缺点。
“了得本来真”,则是对自我认知的终极追求。它表达了通过不断的自我反思和修正,最终能够揭示出内在的真实本质,实现心灵的净化与成长。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探讨了因果循环、自我反省与心灵净化的主题,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醒,不断探索和认识真实的自我。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