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天涯未遣休,梅州到了又潮州。
平生岂愿乘肥马,临老须教过瘦牛。
梦里长惊炊剑首,春前应许赋刀头。
夜来尚有馀樽在,急唤渠侬破客愁。
行尽天涯未遣休,梅州到了又潮州。
平生岂愿乘肥马,临老须教过瘦牛。
梦里长惊炊剑首,春前应许赋刀头。
夜来尚有馀樽在,急唤渠侬破客愁。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万里所作,名为《过瘦牛岭》。全诗通过对比衬托,表达了诗人对于平生豪情与晚年淡泊的深刻体会。
“行尽天涯未遣休,梅州到了又潮州。”开篇即展现了诗人长久以来不停歇的旅行生活,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没有片刻的安息。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对远行的无奈与疲惫。
“平生岂愿乘肥马,临老须教过瘦牛。”这里,“平生”指的是年轻时期,而“临老”则是到了晚年。诗人通过对比年轻时骑乘肥马和晚年需要谨慎地驾驭瘦弱的牛,只能步行的对比,表达了从豪迈到审慎的心境变化。
“梦里长惊炊剑首,春前应许赋刀头。”这两句诗描绘出诗人在年轻时期豪放不羁、好勇斗狠的一面。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激昂的情感也逐渐平息。
“夜来尚有馀樽在,急唤渠侬破客愁。”诗人在夜晚时分,还留有一些酒余额,用以慰藉心中的寂寞。这里的“渠侬”指的是卖酒的人,而“急唤”则表达了诗人迫切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豪迈与晚年的平和,展现了诗人由豪放转向内敛,由激昂转向平淡的情感历程。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旅途中不断变化、无常的人生态度的深刻领悟。
落日半衔江上峰,峰峰矗若青芙蓉。
香炉五老在咫尺,令人一见开心胸。
昔贤馀韵满中谷,社里莲花洞门鹿。
耳根万马呼天风,无乃悬岩泻秋瀑。
冥探未暇客愁生,徙倚篷窗空复情。
不如觅枕且高卧,呼儿为诵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