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策人如射利忙,岂知世有古来妆。
汉庭儒半坏科举,天下士宁论国乡。
但诧高标广寒殿,谁能更读善和坊。
观君毛羽真鸾凤,羞杀粗豪白面郎。
射策人如射利忙,岂知世有古来妆。
汉庭儒半坏科举,天下士宁论国乡。
但诧高标广寒殿,谁能更读善和坊。
观君毛羽真鸾凤,羞杀粗豪白面郎。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科举考试的盛况,考官如同箭一般射出策问,而考生们也都在紧张地应付。诗人通过“岂知世有古来妆”一句,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学术制度的尊重与怀念。接着,“汉庭儒半坏科举”指出了当时科举制度的某些问题,但“天下士宁论国乡”则显示了士子们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
在“但诧高标广寒殿,谁能更读善和坊”两句中,诗人描绘了一幅考生在冷清的大殿中紧张应试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仍能保持沉着、有所悟得的士子们的赞赏。
最后,“观君毛羽真鸾凤,羞杀粗豪白面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那些学识渊博、气质非凡的人物给予极高的评价,几乎有点自愧不如的意味。整首诗通过对科举考试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士子们的赞美和自我反省,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与学术的深厚情感及个人修养的追求。
梦绮春明,对黄花秀色,西风沈醉。
皎镜玉霜,人天更无红紫。
歌尘荡入云罗,幻璧月、琼枝奇丽。应记。
记瑶台旧游,霓裳仙队。芳倩竞蓉桂。
向梅边清课,须为桃李。十二翠屏,消得护花心事。
多情见说江东,占俊约、陈髯浑似。兰佩。
渺余怀、秋容画里。
别愁愁说,指湖山曲曲,荷花烟水。
曾是伽陵三载住,消受风香无际。
染绿苏堤,渲黄妃塔,试画苍茫意。
南屏钟冷,打他残照都碎。
飘然又渡泉塘,桐庐梅驿,客梦魂消未。
艳说同年呼小妹,更比珠娘清丽。
船载江山,词填湘月,影事应重记。
春波潋滟,怜余酒畔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