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色依依入露荷,分明昨夜醉闻歌。
遥怜水阁疏灯上,渐觉南朝夕照多。
满眼江山生福慧,几家烟柳弄婆娑。
清愁莫放鸿濛破,但到人间总逝波。
野色依依入露荷,分明昨夜醉闻歌。
遥怜水阁疏灯上,渐觉南朝夕照多。
满眼江山生福慧,几家烟柳弄婆娑。
清愁莫放鸿濛破,但到人间总逝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秦淮河畔的秋夜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离别的感伤。"野色依依入露荷",写出了月光下露水滋润的荷花,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分明昨夜醉闻歌",暗示了诗人曾在此处度过欢乐的时光,今夜却要离别,增添了淡淡的忧郁。
"遥怜水阁疏灯上",描绘了远处水阁上的孤灯,孤独而明亮,象征着诗人即将离去的心境。"渐觉南朝夕照多",暗示时间流逝,离别在即,夕阳的余晖映照着历史的沧桑,也映照着诗人对未来的感慨。
"满眼江山生福慧",诗人寄希望于眼前的江山能给人带来智慧和福气,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几家烟柳弄婆娑",则以轻盈的柳树形象,寓言生活中的琐碎与变迁。
最后两句"清愁莫放鸿濛破,但到人间总逝波",诗人告诫自己不要让离愁扰乱心绪,因为人生如流水,无论何处,终将消逝。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秦淮的深情告别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空江月明鱼龙眠,月中孤鸿影翩翩。
有人清吟立江边,葛巾藜杖眼窥天。
夜凉月堕幽虫急,鸿影翘沙衣露湿。
仙人采诗作步虚,玉皇饮之碧琳腴。
桃李虽云过,林塘老景浓。
幽花冠晓露,高柳旆和风。
草木家家秀,沟壑处处通。
况闻如雨足,高枕待年丰。
连山赴灵龟,石脚叠如积。
巍峨黄金刹,负此鳌背力。
孤舟系东风,淮雨暗春色。
朝来一怅望,别此岩下石。
危樯鼓帆腹,轻橹跨浪脊。
林分岸忽尽,鸟去天末极。
远游快新瞩,胜事旋陈迹。
怅此故里违,尘驾何时息。
出郭心已清,青山忽相对。
游人傍流水,俯仰秀色内。
谁张苍玉屏,中断神斧快。
清伊泻其间,银汉曳天派。
参差楼观出,杳霭林麓邃。
岩声答远响,水影弄空翠。
同游得君子,兴与烟霞会。
选胜虽自兹,高怀已尘外。
危亭瞰云梦,眼界浩无边。
秋见长江路,晴宽七泽天。
永怀哀郢赋,谁吊独醒贤。
俯仰悲千古,披襟尚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