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愁愁说,指湖山曲曲,荷花烟水。
曾是伽陵三载住,消受风香无际。
染绿苏堤,渲黄妃塔,试画苍茫意。
南屏钟冷,打他残照都碎。
飘然又渡泉塘,桐庐梅驿,客梦魂消未。
艳说同年呼小妹,更比珠娘清丽。
船载江山,词填湘月,影事应重记。
春波潋滟,怜余酒畔行矣。
别愁愁说,指湖山曲曲,荷花烟水。
曾是伽陵三载住,消受风香无际。
染绿苏堤,渲黄妃塔,试画苍茫意。
南屏钟冷,打他残照都碎。
飘然又渡泉塘,桐庐梅驿,客梦魂消未。
艳说同年呼小妹,更比珠娘清丽。
船载江山,词填湘月,影事应重记。
春波潋滟,怜余酒畔行矣。
这首《湘月》词,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创作,描绘了诗人即将离都之际,陈楚卿大使在禺山馆为其饯行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过往越国纪游的回忆。
词中开篇“别愁愁说”,点明了离别的愁绪,接着以“指湖山曲曲,荷花烟水”描绘了一幅湖光山色、荷花映水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下来,“曾是伽陵三载住,消受风香无际”两句,通过回忆过去在伽陵度过的三年时光,感受到无边的风香,表达了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留恋。
“染绿苏堤,渲黄妃塔,试画苍茫意”则进一步描绘了苏堤的绿意盎然和妃塔的金黄辉煌,尝试着用画笔捕捉这广阔天地间的意境。紧接着,“南屏钟冷,打他残照都碎”以南屏山的钟声和夕阳的破碎,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时间流逝的意味。
“飘然又渡泉塘,桐庐梅驿,客梦魂消未”几句,描述了诗人再次踏上旅途,经过泉塘、桐庐梅驿时,心中不禁涌起对旅途的感慨和对过往梦境的追忆。最后,“艳说同年呼小妹,更比珠娘清丽”通过赞美与自己同年的小妹,以及将她比作珠娘般清丽,表达了对友情和美好记忆的珍视。
“船载江山,词填湘月,影事应重记”则将眼前的景象与心中的情感融合,用船只承载着江山美景,用词句填满湘月的夜晚,暗示着对这段旅程和经历的深刻记忆。最后,“春波潋滟,怜余酒畔行矣”以春水波光粼粼,诗人独自在酒边行走的画面结束,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是对离别时刻的深情告别。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与不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诸番昔陆居,渔海餍腥食。
红夷诓牛皮,城筑诛茅塞。
驱逐骇禽兽,挺走窜屴崱。
埤堄抗虹霓,咸池瞰浴赤。
潮生惊隆颓,飓作占氛黑。
想当缔造初,恋腐恣鸱嚇。
宁识圣人出,千里沟涂斥。
费岂吝垣墉,众心森削壁。
黑齿日襁负,纵横闾闬迹。
啯辘唱番谣,湛湛高穹碧。
野寺钟初起,香台竹半遮。
松阴堪系马,径曲不容车。
吠客穿篱犬,窥人隐树鸦。
老僧谈妙谛,古佛坐莲花。
何处寻梦蝶,还来问法华。
楼高云未散,山静日将斜。
园木生佳果,斋厨煮素茶。
徘徊怜景色,归路绕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