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闺思》
《闺思》全文
清 / 赖世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瑟瑟寒风起,秋鸿声不已。

斜窗月色明,塞外人千里。

(0)
鉴赏

这首诗《闺思》由清代诗人赖世观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深居闺中的女子在秋夜中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瑟瑟寒风起”,以瑟瑟的寒风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暗示了季节的更迭和环境的孤寂,为后续的情感铺垫。接着,“秋鸿声不已”一句,借秋日南飞的大雁之声,象征着远方的亲人,虽身在千里之外,但其思念之情却如同大雁的鸣叫声一般,不绝于耳,持续不断。这种比喻不仅生动形象,也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联系起来,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斜窗月色明”描绘了室内的一角,月光透过斜窗洒落,照亮了房间,同时也照亮了女子的心境。这一句不仅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明亮,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明亮与希望,尽管身处孤独之中,但心中仍有一份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远方亲人的期待。

最后一句“塞外人千里”直接点明了主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塞外之人,即指远在他乡的亲人,距离之遥,情感之深,通过这简短的一句话得以充分展现。这句话不仅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是对团聚的渴望,是对家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人物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深闺女子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思念,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赖世观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情怀和情感共鸣。

作者介绍

赖世观
朝代:清

赖世观(1857~1918),字士仰,号东莱。清嘉义县人。光绪三年(1877)取中台湾府学生员,光绪五年(1879)补廪生。光绪十年(1884),法军侵台,奉命协理嘉义团练总局事宜。光绪十二年(1886)协力缉贼有功,奖赏五品职衔。大正四年(1915)西来庵事件,保障良民有功。晚年多隐居,并行义举,助印《四圣真经》、《城隍明道经》、《湄洲慈济经》等千馀卷善书,赠人诵读,并经常买雀放生。著有《赖士仰广文笔记》、《诸罗漫谈》、《东莱诗文集》、《乙未嘉城沦陷记》等,惜多不传,今仅得见其诗文各数篇。
猜你喜欢

偈颂一百六十首·其一四六

这僧问赵州,赵州答赵州。得人一马,还人一牛。

人平不语,水平不流。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好休。

(0)

西余端和尚赞

被底礼寅朝,去住随风扫。

名呼章相公,侮嫚圆照老。不托和尚,两拳打翻。

回头妖僧,一句骂倒。

只看这几著子,不必问他禅道。

个是金毛师子儿,狐狸野干徒叫噪。

(0)

长灵卓如和尚赞

厚重如山,严冷似铁。破毗卢印,坐衲僧舌。

派出灵源,源清流彻。指曜灵寒,呼顾兔热。

谓此是长灵眼中重著屑,谓此非长灵知君犹未瞥。

是耶非耶,俱为剩说。真耶妄耶,水中捉月。

而今要见这老人,剔起眉毛须辨别。

嘉州大像吃一槌,陕府铁牛流出血。

(0)

偈颂十四首·其八

青毡本是吾家物,今日重还旧日僧。

珍重圣恩何以报,万年松上一枝藤。

(0)

颂古六首·其四

蓦口一桡玄路绝,药山之道始流传。

离钩三寸无消息,觉海说乘般若船。

(0)

颂古一百二十一首·其八十五

天地同根伸一问,未曾抬步已亡家。

无阴阳处华重发,玉本无瑕却有瑕。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