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余端和尚赞》
《西余端和尚赞》全文
宋 / 释宗杲   形式: 赞

被底礼寅朝,去住随风扫。

名呼章相公,侮嫚圆照老。不托和尚,两拳打翻。

回头妖僧,一句骂倒。

只看这几著子,不必问他禅道。

个是金毛师子儿,狐狸野干徒叫噪。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所作的《西余端和尚赞》。诗中以生动的比喻和口语化的表达,描绘了一位名叫“西余端”的和尚的形象。首句“被底礼寅朝”可能暗示和尚清晨在禅床上礼拜,接着“去住随风扫”形容其生活简单,随缘自在。接下来的两句“名呼章相公,侮嫚圆照老”,通过“章相公”和“圆照老”这两个名字,可能是在戏谑或讽刺这位和尚的世俗称呼和修行境界。

诗人强调和尚不依赖于传统的宗教形式,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展现力量,“不托和尚,两拳打翻”形象地描述了他可能的武勇或直率性格。随后的“回头妖僧,一句骂倒”则进一步展现了他言辞犀利,能以一句话驳斥对手。诗人认为,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就足以了解其人,无需过多关注他的禅修理论。

最后两句“个是金毛师子儿,狐狸野干徒叫噪”,将和尚比喻为威猛的狮子,而那些质疑者则像无知的狐狸,徒然叫嚣。这表达了对和尚独特人格和修行成就的高度赞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幽默和直接的方式,刻画了一个特立独行、言行果敢的和尚形象,体现了禅宗注重实践和行动而非空谈玄理的精神。

作者介绍

释宗杲
朝代:宋   字:昙晦   籍贯: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   生辰:1089~1163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江南东路宣州宁国(今安徽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猜你喜欢

夕发广城如江门谒墓晓望西樵怀旧卜之地途中有作

伐鼓以宵征,寥寥进所如。

夕挂穗城帆,旦梦黄云墟。

畏途发戒心,志在故欢愉。

迢递遵回岸,逍遥度广渚。

秋波漾溪毛,晓云映燬规。

悠然见远巘,一鸟入丛株。

西樵招隐地,未可先吾师。

(0)

句·其三

光阴老去无成事,富贵不来争奈何。

(0)

双双燕

旧巢在否,甚来寄漂流,玳梁重觅。

衔泥倦矣,试听井桐萧槭,错认柯亭品笛。

抚锦幕,虚凉羃䍥。分明软语商量,说与旁人争识。

回首,重门翠掩,正香梦酴醾,嫩寒四壁。

睃花捎尾,懊恼不堪攀摘。

都为将离故国,过春社、帆樯开鹢。

知得瀚海双栖,尚耐几时寂寂。

(0)

长相思·其一题画兰

对幽兰。写幽兰。谱出骚人心事难。含情空倚栏。

酌金樽。倒金樽。一点芳心画里看。江皋烟水寒。

(0)

采桑子

沈沈一枕扶头睡,直到黄昏。犹掩重门。

门外梨花有泪痕。薰篝萧瑟炉烟少,不道衣单。

却道春寒。丝雨濛濛独倚栏。

(0)

菩萨蛮.初到京城

红尘软踏长安道。牡丹天气心情好。京国足春光。

玉骢拖紫缰。朝曦红木末。琉瓦金明灭。

杨柳乍成丝。画帘新燕飞。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