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冒雨访木斋不遇》
《冒雨访木斋不遇》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草团风送雁归声,孤负春深雨未晴。

戴笠独行韩大伯,到门不见李先生。

若非策蹇寻花笑,定是携诗倩鹤评。

为语小童多汲水,明朝清晓待余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函可冒雨探访友人木斋先生的场景,却未能如愿相遇的情景。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雨中的静谧与孤独,以及访友不得的遗憾与期待。

首句“草团风送雁归声”,以雁归之声衬托出春日的宁静与生机,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次句“孤负春深雨未晴”,点明了诗人冒雨来访的原因,同时也表达了对春深未尽、雨水连绵的无奈与感慨。

接着,“戴笠独行韩大伯”一句,通过描述诗人独自戴着斗笠行走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访友不得的孤独感。而“到门不见李先生”则直接点出了访友未遇的主题,使得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诗人的失落与遗憾。

后两句“若非策蹇寻花笑,定是携诗倩鹤评”,通过假设的方式,想象了如果未能遇到友人,可能是诗人独自欣赏花朵,或是吟诵诗歌寻求鹤的评价,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雅趣,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渴望。

最后,“为语小童多汲水,明朝清晓待余烹”,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第二天清晨,友人能在家中小憩,共品佳茗,享受相聚的时光。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热情与期待,也蕴含了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冒雨访友的全过程,以及未能如愿相遇后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渴望,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华发

华发中年感,青阳万物和。

倦寻先友记,贫羡力田科。

江远千帆落,天空一雁过。

还家得新岁,童稚想婆娑。

(0)

仙客

胎化仙禽性本殊,何人携尔到京都。

因加美号为仙客,称向闲庭伴野夫。

警露秋声云外影,翘沙晴影月中孤。

青田万里终归去,暂处鸡群莫叹吁。

(0)

清平乐.登第

烛花催晓。醉玉颓春酒。一骑东风消息到。

占得鳌头龙首。长安去路骎骎。明朝跃马芳阴。

应是花繁莺巧,东君著意琼林。

(0)

次韵学士兄桐庐道中

溪水抱山曲,轻舟趁落霞。

烟尘多战垒,冠盖半浮家。

紫塞空归翼,黄河绝去槎。

从谁论此事,心折莫云赊。

(0)

送张无梦归天台

紫殿谒宸极,赤城归旧山。

气清玄鹤下,语淡白云閒。

路入翠微外,岩栖瀑布间。

何当一携手,相与语灵关。

(0)

题尤使君郡圃十二诗·其八君子堂

文简为州时,不求赫赫誉。

温恭君子儒,岂弟民父母。

黄堂能几年,清风霭千古。

愿公踵前修,特此相明主。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