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花催晓。醉玉颓春酒。一骑东风消息到。
占得鳌头龙首。长安去路骎骎。明朝跃马芳阴。
应是花繁莺巧,东君著意琼林。
烛花催晓。醉玉颓春酒。一骑东风消息到。
占得鳌头龙首。长安去路骎骎。明朝跃马芳阴。
应是花繁莺巧,东君著意琼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日清晨醒来,准备启程的场景。"烛花催晓"表明了夜已深迟,而蜡烛上的花状烟痕提醒着黎明将至;"醉玉颓春酒"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宴饮到深夜,沉醉于美酒之中的贵族或文人。"一骑东风消息到"表达了旅人的急切心情,他期待着从远方传来的消息,而这消息似乎随着春风一起到来。
接着的"占得鳌头龙首"则是用典故,意指得到最佳的位置或时机,鳌头龙首出自《史记·五帝本纪》,比喻极佳的处境。"长安去路骎骎"描绘了旅人急匆匆地赶往长安的景象,而"明朝跃马芳阴"则是说在清晨的阳光下,旅人骑上马匹,在花影婆娑中驰骋。
最后两句"应是花繁莺巧,东君著意琼林"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春日景色的赞赏,以及对自然之神——东君的敬仰。这里的"花繁莺巧"形容春天百花盛开的美丽,而"东君著意琼林"则是说自然之神在瑶池玉殿间享受着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景象、旅人心境以及对春天美好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幽斋置图史,相与乐清辰。
世路宽鞿靮,心茅得斧斤。
圭蓬思魏阙,寤寐想枫宸。
困阨孟东野,羁穷朱买臣。
惠时空有策,知己尚无人。
迹退心犹锐,时穷道益伸。
凤潜倾帝阁,龙蛰望天津。
业负青云器,宁期白屋民。
第增材德富,休笑室家贫。
荜户此时隐,金门异日臻。
世途虽晏晏,边寇尚辚辚。
邂逅得归汉,箴规当借秦。
安危归指画,可否属经纶。
力振朝纲弊,期增治具新。
致君儒者事,康世士之仁。
蓄极符亨矣,无羞困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