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从西江来,又转江西旆。
望者兴笑颜,居者重遐弁。
嗟嗟后生子,纵日失其辔。
庄渠启前辙,觉山互相继。
如何三十载,此学日沦替。
岂无甘泉翁,有志弗获遂。
乃知功利波,颓逝不能制。
今君复旋驾,溢者益以溃。
怅望江上舟,因之转烦愦。
始从西江来,又转江西旆。
望者兴笑颜,居者重遐弁。
嗟嗟后生子,纵日失其辔。
庄渠启前辙,觉山互相继。
如何三十载,此学日沦替。
岂无甘泉翁,有志弗获遂。
乃知功利波,颓逝不能制。
今君复旋驾,溢者益以溃。
怅望江上舟,因之转烦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的《别胡青岩督学四首(其四)》。诗中描绘了送别督学胡青岩的情景,以及对教育现状的忧虑。
首句“始从西江来,又转江西旆”,以地理方位的变化隐喻胡青岩督学的职务调动,表达了对他的尊重与敬意。接着,“望者兴笑颜,居者重遐弁”描绘了人们在送别时的场景,既有欢笑也有感慨,体现了对胡青岩的深厚情谊。
“嗟嗟后生子,纵日失其辔”一句,诗人借对年轻学子的担忧,表达了对教育质量下滑的忧虑。接下来,“庄渠启前辙,觉山互相继”通过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教育传统和方法的传承与延续。
“如何三十载,此学日沦替”强调了教育问题的长期性和严重性,三十年间,学风日渐衰落。诗人接着提出疑问:“岂无甘泉翁,有志弗获遂”,表达了对有志于教育改革者的同情和期待。
最后,“乃知功利波,颓逝不能制”揭示了教育衰败的原因——追求功利的风气侵蚀了教育的本质。“今君复旋驾,溢者益以溃”预示着胡青岩督学的离开可能会加剧教育问题的恶化。“怅望江上舟,因之转烦愦”表达了诗人对胡青岩离去的不舍和对教育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深情告别,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和忧虑。
宫中有犬桃花名,绛缯围颈悬金铃。
先皇为爱驯且异,指顾之间知上意。
珠帘未卷扇未开,桃花援尾常先至。
夜静不离香砌眠,朝饥祇傍御床喂。
彩云路熟不劳牵,瑶草风微有时吠。
无何轩后铸鼎成,忽遗弓剑弃寰瀛。
迢迢松阙伊川上,远逐龙輴十数程。
两眦涟涟似垂泪,骨见毛寒顿憔悴。
万人见者倍伤心,微物感恩犹若是。
韩卢备猎何足嘉,西旅充庭岂为瑞。
闻君奉诏修实录,一字为褒应不曲。
白鱼赤雁且勿书,愿君书此惩浮俗。
人物风流远。忆当年、江东跌宕,知音南阮。
惯倚胡床闲寄傲,妥腹难凭琴桉。
妙制拥、银蟾光满。
千古不传谁好事,忽茂陵、金碗人间见。
轻擘动,思无限。长安钗鬓春横乱。
仿规模、红绦带拨,媚深情浅。
安识高山流水趣,儿女空传恩怨。
使得似、支郎萧散。
听到三闾沈绝处,惨悲风、摇落寒江岸。
不肠断,也肠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