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巢在否,甚来寄漂流,玳梁重觅。
衔泥倦矣,试听井桐萧槭,错认柯亭品笛。
抚锦幕,虚凉羃䍥。分明软语商量,说与旁人争识。
回首,重门翠掩,正香梦酴醾,嫩寒四壁。
睃花捎尾,懊恼不堪攀摘。
都为将离故国,过春社、帆樯开鹢。
知得瀚海双栖,尚耐几时寂寂。
旧巢在否,甚来寄漂流,玳梁重觅。
衔泥倦矣,试听井桐萧槭,错认柯亭品笛。
抚锦幕,虚凉羃䍥。分明软语商量,说与旁人争识。
回首,重门翠掩,正香梦酴醾,嫩寒四壁。
睃花捎尾,懊恼不堪攀摘。
都为将离故国,过春社、帆樯开鹢。
知得瀚海双栖,尚耐几时寂寂。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陈衍所作的《双双燕》,以燕子的视角描绘了一幅漂泊与思乡的画面。首句“旧巢在否,甚来寄漂流”,表达了燕子对故居的怀念和流离失所的困惑。接着,“衔泥倦矣”写其长途跋涉的疲惫,“试听井桐萧槭,错认柯亭品笛”则借景生情,暗示了对往昔温馨生活的回忆。
“抚锦幕,虚凉羃䍥”描绘了燕子在新居中的孤独与凄凉,而“分明软语商量,说与旁人争识”则通过拟人手法,写出燕子试图寻找同类交流的情景。随后,“回首,重门翠掩,正香梦酴醾,嫩寒四壁”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室内环境,以及燕子对故乡梦境的向往。
“睃花捎尾,懊恼不堪攀摘”表达了燕子对花朵的眷恋,却又无法采摘的无奈,反映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最后,“都为将离故国,过春社、帆樯开鹢”直抒胸臆,表达了燕子因离别故土而产生的深深哀愁,以及对未来未知的不安。
整首诗以燕子的视角,寓言式地展现了离愁别绪,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茅舍疏篱古道傍,一枝的皪为谁芳。
壶中春色从来别,冷落全胜白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