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辨觉寺》
《登辨觉寺》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

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biànjué
táng / wángwéi

zhújìngcóngchūliánfēngchūhuàchéng
chuāngzhōngsānchǔjìnlínshàngjiǔjiāngpíng

ruǎncǎochéngzuòchángsōngxiǎngfànshēng
kōngyúnwàiguānshìshēng

注释
竹径:竹子丛生的小路。
初地:佛教用语,指修行的初步阶段或起点。
莲峰:像莲花般的山峰,常用来象征佛教的纯洁。
化城:佛教用语,比喻理想的佛国或理想境界。
三楚:古时对长江中游地区的泛称。
九江:中国江西省的一条大河,也指其流域地区。
趺坐:佛教中的一种坐姿,即盘腿坐,右脚放在左腿上,左脚放在右腿上。
梵声:梵呗,佛教诵经或赞唱之声。
法云:佛教用语,比喻佛法如云,遍覆一切。
无生: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轮回的境地,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
翻译
走过起初的竹林小道,莲花般的山峰矗立在佛化的城中。
窗外三楚的景色尽收眼底,林梢之上仿佛能看到宽阔的九江平原。
柔软的草丛承托着跏趺而坐的身体,高大的松树回荡着诵经的声音。
住在远离尘世的法云之外,静观世间,领悟到无生的真谛。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王维在登临辨觉寺时所见景象与内心感受。开篇"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通过对竹林小道和莲花山峰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紧接着"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则是诗人从高处眺望所见,三楚指长江中游之地,即今湖北、湖南一带,九江则指长江下游之地,今安徽一带,这两句展示了辨觉寺的高峻位置,可以远观千里之外的风光。

"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中,“软草”给人以温柔舒适的感觉,而“长松响梵声”则是诗人坐在松树下听到的僧侣诵经的声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最后"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表明诗人超脱尘世,达到一种禅定的境界,在这种状态下看待世间万象,领悟到一切皆是无常变化的道理。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王维特有的山水田园诗意境,以及其深厚的佛法修为。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再和

坐上花光欲照人,深疑花是洛中神。

已拚今日如泥醉,何必须分妄与真。

(0)

会贾守邀许倅有感·其一

当年婺女三人别,今日姑溪一席同。

老去光阴能有几,相逢莫放酒杯空。

(0)

北楼二首·其一

不分群儿敢跳梁,向来走马饮长江。

兹楼不是为观美,要向楼前受敌降。

(0)

句·其十五

行杯波动金莲侧,剪烬灯飘宝蜡残。

(0)

读德操诗文

平生饶德操,饱读世上书。

坐断诸方舌,脊梁侬不如。

去耕邓州田,要作青鞋钱。

忽然骑圣僧,我子真天然。

胸中姑一吐,戏说无义语。

端有本分椎,莫打老师鼓。

(0)

离淮南寄公卷

船头看淮南,去入莲芡海。

九年穷不死,鱼鸟怪我在。

昨日别友人,鬓发忽已改。

漙漙白露多,初湿柁楼背。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