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渠泥臭,偏依井干蹲。
声尤粗水鸟,腹欲大河豚。
焚鞠存经训,如簧避谮言。
主人方戒杀,毋怪尔徒喧。
不觉渠泥臭,偏依井干蹲。
声尤粗水鸟,腹欲大河豚。
焚鞠存经训,如簧避谮言。
主人方戒杀,毋怪尔徒喧。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法家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诗人高超的笔力和深邃的思想。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与哲思。
“不觉渠泥臭,偏依井干蹲。” 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不为污泥所染、宁愿依附在干涸的井边的小生物。这是对现实环境的一种无奈和自我保护的写照,也反映了诗人面对复杂世态时的清醒选择。
“声尤粗水鸟,腹欲大河豚。” 这两句则通过对声音的比喻和对食物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更高境界的追求。水鸟的粗犷之声与大河中的美味,象征着诗人对于知识、艺术和精神世界的向往。
“焚鞠存经训,如簧避谮言。”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警觉。焚去不必要的部分,保存精髓;如同古代乐器簧,能够辨别真伪,不受虚假之言的干扰。
“主人方戒杀,毋怪尔徒喧。” 最后两句则是对主人的提醒和自我安慰。在一个充满杀伐与纷争的时代,诗人劝诫主人保持清醒,不要被表面的喧哗所迷惑。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示了诗人对于个人修养、文化传承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入思考。
野水溶溶易满堤,十分强半麦成畦。
我来宴坐久无语,日蟆昃深莺乱啼。
明皇不识颜平原,我观旧史心慨然。
天宝末年事大昏,边将骋兵相盗权。
忽闻渔阳鼓鼙震,二十四郡城无坚。
霓裳惊破西行蜀,妃子仓皇死马前。
常山平原乃昆弟,屹立砥柱摧腥膻,土门既失陷河朔,天津罵贼须发拳。
嗣皇灵武实草创,独坐鹗立中兴年。
尚书累月家食粥,诸将列屋罗妖妍。
鸣呼千载慕廉蔺,曹蜍李志如九泉。
蒲阳幕府东嘉客,饱闻裔孙家好贤。
锦囊重睹忠义像,再拜恨不为执鞭。
轻绡盈幅凛生面,髣髴冠剑跻凌烟。
况藏二诰墨色古,吾宗赞皇相业传。
怜君为米走尘土,七十青衫雪满颠。
乃祖精爽跨箕尾,寄书入洛逢飞仙。
《隆兴改元初余为永嘉监仓时登忠义堂睹颜鲁公》【宋·李洪】明皇不识颜平原,我观旧史心慨然。天宝末年事大昏,边将骋兵相盗权。忽闻渔阳鼓鼙震,二十四郡城无坚。霓裳惊破西行蜀,妃子仓皇死马前。常山平原乃昆弟,屹立砥柱摧腥膻,土门既失陷河朔,天津罵贼须发拳。嗣皇灵武实草创,独坐鹗立中兴年。尚书累月家食粥,诸将列屋罗妖妍。鸣呼千载慕廉蔺,曹蜍李志如九泉。蒲阳幕府东嘉客,饱闻裔孙家好贤。锦囊重睹忠义像,再拜恨不为执鞭。轻绡盈幅凛生面,髣髴冠剑跻凌烟。况藏二诰墨色古,吾宗赞皇相业传。怜君为米走尘土,七十青衫雪满颠。乃祖精爽跨箕尾,寄书入洛逢飞仙。
https://shici.929r.com/shici/Tydws9ZPv.html
拂晓开阊阖,来朝万玉妃。
遥知花六出,争瑞日重晖。
入贺鹓鸿缀,迎銮锦绣围。
巩梅春最早,香透赭黄衣。
兔葵摇曳雨蒙蒙,尚有夭桃出旧丛。
轻簿不禁三月浪,飘零常恨五更风。
燕泥乱啄粘香蕊,渔艇犹疑趁落红。
惆怅眼前兴废事,灵云今已悟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