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里岩岩皆佛,石中字字是经。
翠竹黄花总幻,摄山终古长青。
云里岩岩皆佛,石中字字是经。
翠竹黄花总幻,摄山终古长青。
这首诗《千佛岭》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思,描绘了一幅充满禅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首句“云里岩岩皆佛”,以云雾缭绕的山岩象征着佛教中的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真理,暗示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深远性。这里的“佛”不仅指具体的宗教形象,更代表了宇宙间一切生命的智慧与慈悲。
次句“石中字字是经”,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将佛法融入自然界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无论是岩石上的纹理还是自然界的声响,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教诲,强调了佛法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以及万物皆可为师的道理。
第三句“翠竹黄花总幻”,则引入了禅宗中的“空”与“幻”的概念,指出翠竹与黄花虽美,但都是瞬息万变、无常的存在,提醒人们要超越表面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也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
最后一句“摄山终古长青”,以“摄山”象征永恒与不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生命力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佛法恒久不变、普渡众生的信念。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颂扬,也是对佛法长久流传、生生不息的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宗教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佛法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故乡重到月初斜,觅得深林便作家。
高阁上齐横岸柳,疏篱曲护小池花。
乱山隐隐围村屋,流水声声杂纬车。
最是主人情意好,移樽新晕颊边霞。
几向深公试买山,碍人芳草不须删。
移花圃畔呼童莳,踏月溪边送客还。
石砚尘生缘意懒,萱帷病减觉身闲。
推窗日日登楼望,思在渔樵半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