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春闻顿修至丹霞》
《初春闻顿修至丹霞》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抗别忽四龄,沈哀先后仆。

高树失慈乌,终恨不成哭。

悬钵毁空中,悲辛怆幽独。

岂无桃李蹊,行行念穷谷。

绻彼谷中人,茕茕夷骨肉。

宁尔独无父,巽坎抗宵夙。

安乐矢同归,穷愁厌相逐。

嗟今世上情,而我怀惭恧。

前路轻冬夏,离忧数往复。

遥遥待归人,弹指未云促。

谁驻丹石昂,谷风摇春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春时节在丹霞山听到顿修到来的消息时的复杂情感与深沉思绪。诗中充满了对友情、亲情以及生命中离别与相聚的深刻感悟。

首句“抗别忽四龄,沈哀先后仆”表达了长时间的分别后,朋友的突然到来引发了内心的深切哀伤和怀念,仿佛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在此刻交汇,让人感慨不已。

接着,“高树失慈乌,终恨不成哭”运用比喻,将失去挚友比作失去慈爱的乌鸦,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无法言说的痛楚。

“悬钵毁空中,悲辛怆幽独”则通过描述空中的悬钵破碎,象征着内心的悲痛与孤独,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岂无桃李蹊,行行念穷谷”暗示了虽然生活中有美好的事物,但内心深处仍难以忘怀那些身处困境的朋友,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他人苦难的同情。

“绻彼谷中人,茕茕夷骨肉”表达了对身处困境之人的深切关怀,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即使在逆境中也不应忘记彼此。

“宁尔独无父,巽坎抗宵夙”通过对比,强调了共同面对困难的重要性,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应相互扶持,共同对抗命运。

“安乐矢同归,穷愁厌相逐”表达了对和谐共处、共同追求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贫困与苦难的厌倦。

“嗟今世上情,而我怀惭恧”则是诗人对当今社会人际关系的反思,表达了对真诚友谊的渴望和对自身未能完全做到这一点的自责。

“前路轻冬夏,离忧数往复”预示了未来道路上的不确定性和离别的痛苦,但同时也暗示了对重逢的期待。

“遥遥待归人,弹指未云促”表达了对朋友归来的期盼,尽管时间看似短暂,但等待的过程却漫长无比。

最后,“谁驻丹石昂,谷风摇春木”以自然景象结束,既是对顿修到来的欢迎,也是对春天新生的期待,寓意着希望与生机。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对生命中离别与相聚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丹阳道中别芳生

风过重阳易作寒,去来俱泊此河干。

无端别路舟车异,一日枫林不共看。

(0)

重经故居

荒台欹侧柳凋零,故里重过怅独行。

燕子不来花落尽,夕阳偏傍断桥明。

(0)

题画赠姜明府

暮云春树路千重,雪后看山到处同。

夜永灯寒无过客,月明江色满楼中。

(0)

柬未斋陶师

床头社瓮鹅儿熟,江口春船石首来。

欲就吾师谋一醉,讲坛何日杏花开。

(0)

题画梅

沙际春烟湿未消,落梅风急送轻桡。

江边有客寻诗去,应在西湖第六桥。

(0)

春行东郊道

历历眼中山,依依原上柳。

何许最关情,飞花重入手。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