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
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
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坐堆豗,行荅飒,立龙钟。
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
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
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臭腐神奇俱尽,贵贱贤愚等耳,造物也儿童。
老佛更堪笑,谈妙说虚空。坐堆豗,行荅飒,立龙钟。
有时三盏两盏,淡酒醉蒙鸿。
四十九年前事,一百八盘狭路,拄杖倚墙东。
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其五》元日投宿博山寺时所作,以自嘲和人生哲理为主题。诗人以"头白齿牙缺"的形象开篇,坦然面对衰老,提醒读者不必嘲笑他这个老翁。接着,诗人感慨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永恒,认为无论贫富贵贱,贤愚高低,在天地之间都只是微小的存在,连造物主也显得孩子气。他对佛学中的空谈持怀疑态度,认为老僧的谈论并无实质。
在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时,诗人用"坐堆豗,行荅飒,立龙钟"形象地刻画了自己行动迟缓、老态龙钟的样子。即使饮酒,也只是浅尝辄止,只能借淡酒暂时忘却往事。他回忆起四十九年前的经历,以及人生中的种种曲折,如今只能依靠拐杖支撑,倚靠墙角,感叹岁月如梭。
最后,诗人以"老境何所似,只与少年同"作结,表达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即使年老,心境却与少年无异,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词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深沉的人生哲思。
几叠云山,隔不断阑干,天外凝眺。
秋与愁并,梧径雨痕先表。
娇梦半握芙蓉,奈曲曲、翠屏深窈。
问愁根,当年谁种,漠漠淡烟衰草。
鸳鸯懒拂苹花影,记眉妩、萦情多少。
辘轳玉虎牵丝转,听尽秋釭晓。
算谁念、卧云衣冷,香压金蟾小。
写新词、先寄江鸿归去,且教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