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趣谁寻到。有癯仙、低吟拥鼻,自抒幽抱。
冻雀窥窗斜日下,渐紧隔墙风筱。
却搀入、爬沙声好。
小剔寒篝呵冻笔,代东君、力把阳春造。
消息近,有童报。开门忽见千山皎。
尽茫茫,下无行踪,上无飞鸟。
何处佳人垂素袖,来向低檐索笑。
却荡得、芳情绵渺。
且与鄱阳姜石帚,赌暗香疏影新才调。
帘外鹤,和清啸。
清趣谁寻到。有癯仙、低吟拥鼻,自抒幽抱。
冻雀窥窗斜日下,渐紧隔墙风筱。
却搀入、爬沙声好。
小剔寒篝呵冻笔,代东君、力把阳春造。
消息近,有童报。开门忽见千山皎。
尽茫茫,下无行踪,上无飞鸟。
何处佳人垂素袖,来向低檐索笑。
却荡得、芳情绵渺。
且与鄱阳姜石帚,赌暗香疏影新才调。
帘外鹤,和清啸。
这首《金缕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诗人通过“癯仙”这一形象,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开篇“清趣谁寻到”,引出对冬日静谧之美的探寻,随后通过“冻雀窥窗斜日下,渐紧隔墙风筱”等句子,生动描绘了冬日黄昏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冷寂而宁静的氛围。
“却搀入、爬沙声好”一句,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音融入画面,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鲜活。接着,“小剔寒篝呵冻笔,代东君、力把阳春造”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笔以生命,象征着诗人虽身处严冬,仍怀有一颗创造美好春意的心。
“消息近,有童报。开门忽见千山皎”描绘了冬日清晨,雪后初晴的壮丽景色,通过孩童的视角,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接下来,“尽茫茫,下无行踪,上无飞鸟”进一步渲染了雪景的空旷与寂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何处佳人垂素袖,来向低檐索笑”则引入了女性形象,增添了几分柔美与温暖,与之前的冷寂形成对比,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最后,“却荡得、芳情绵渺。且与鄱阳姜石帚,赌暗香疏影新才调。帘外鹤,和清啸”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心灵深处的纯净与高雅,以及与自然界的对话与交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金缕曲》通过对冬日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古典诗词作品。
初喜明良合,旋伤道命孤。
世应摧直道,天亦丧醇儒。
正色居朝著,昌言备庙谟。
常羞持禄位,未拟保身躯。
仗马方钳结,成乌自毕逋。
群嗔杨震戆,翻笑马光迂。
白日高难照,青蝇点欲污。
尸犹思指佞,瞑岂为怜吴。
定论中朝在,遗哀南国殊。
衔恩遍倪耄,会哭尽生徒。
岘首碑宜勒,桐乡祀不诬。
瓣香曾愿托,北望泪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