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鸬鹚·其一》
《咏鸬鹚·其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辛勤始得食,汝亦为谁忙。

水性微生苦,潭深薄暮寒。

宾鸿飞自远,翡翠立应欢。

人欲几曾厌,毛衣何日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鸬鹚的生活状态和环境,充满了对自然生物细腻入微的观察与情感的投射。

首句“辛勤始得食”,点出了鸬鹚捕食的不易,它们为了生存而付出艰辛的努力。接着“汝亦为谁忙”,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鸬鹚忙碌生活的同情与思考,似乎在询问它们为何如此忙碌,是否有所追求或目标。

“水性微生苦,潭深薄暮寒”两句,通过水性和潭深的描述,营造出鸬鹚生活环境的艰苦与寒冷,暗示了它们生存的不易。同时,“微生苦”也暗含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宾鸿飞自远,翡翠立应欢”则运用对比手法,将鸬鹚与远处飞过的鸿雁、近处站立的翡翠鸟进行比较,展现了不同鸟类的生活状态。鸿雁的自由飞翔与翡翠鸟的静立欢愉,与鸬鹚形成了鲜明对比,或许在诗人看来,鸬鹚的生活虽忙碌却也充满着某种坚持与执着。

最后,“人欲几曾厌,毛衣何日乾”两句,将话题转向人类,表达了对人类欲望无尽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生物生存状态的关怀。毛衣何日乾,既是对鸬鹚羽毛干燥的关切,也是对自然界万物生长规律的尊重与敬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鸬鹚生活状态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态多样性,也蕴含了对生命价值、自然法则以及人类自身行为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湖曲

湖光山色映柴扉,茅屋疏篱客到稀。

閒摘松花酿春酒,旋裁荷叶制秋衣。

红分夜火明书屋,绿涨晴波没钓矶。

惟有溪头双白鸟,朝朝相对亦忘机。

(0)

秋日登栖云岭

黄落山川入望遥,行过云岭忆前朝。

秋风废苑悲丛棘,明月珠帘想玉箫。

岛屿晴浮渔树浦,江潮寒上海鲜桥。

迢迢西崦斜阳路,惟见归鸦趁暮樵。

(0)

秋兴

雨过池塘暑气消,山冈处处乱鸣蜩。

侵衣树色摇空翠,绕户江声落晚潮。

自笑疏慵忘礼乐,只将踪迹混渔樵。

降心惟有诗魔在,时复临风写绿蕉。

(0)

游西洞庭

玉柱金庭在洞中,当时谁道有毛公。

人间白发三千丈,只见桃花一片红。

(0)

题扇

听雨楼中也自凉,偶停笔砚静焚香。

君来为煮嵇山茗,自洗冰瓯仔细尝。

(0)

牧牛图

郊原春草绿茸茸,牛背如舟卧牧童。

自是太平新气象,错将画意属良工。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