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叠云山,隔不断阑干,天外凝眺。
秋与愁并,梧径雨痕先表。
娇梦半握芙蓉,奈曲曲、翠屏深窈。
问愁根,当年谁种,漠漠淡烟衰草。
鸳鸯懒拂苹花影,记眉妩、萦情多少。
辘轳玉虎牵丝转,听尽秋釭晓。
算谁念、卧云衣冷,香压金蟾小。
写新词、先寄江鸿归去,且教知道。
几叠云山,隔不断阑干,天外凝眺。
秋与愁并,梧径雨痕先表。
娇梦半握芙蓉,奈曲曲、翠屏深窈。
问愁根,当年谁种,漠漠淡烟衰草。
鸳鸯懒拂苹花影,记眉妩、萦情多少。
辘轳玉虎牵丝转,听尽秋釭晓。
算谁念、卧云衣冷,香压金蟾小。
写新词、先寄江鸿归去,且教知道。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静谧的山中景象,云层叠嶂,连绵不断,如同天外凝视。秋意浓郁与愁绪交织,梧桐树下雨痕显现,先于其他景物中表露了秋天的氛围。梦境中的芙蓉花半握在手,奈何曲折的翠竹深藏其后,皆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询问愁绪之根由,当年又是谁种下的呢?如今只剩下淡淡烟气与衰草。水鸟懒惰地拂过苹花的影子,记忆中那眉目之间的情意又有多少呢?
玉制的虎形辘轳牵引着丝线转动,听尽了秋夜中的钟声。这一切算是谁在思念?卧于云间的衣衫已然凉冷,而香气却压住了金蟾蜍一般的小动物。
诗人写下这新词,先寄予江边归去的人,请他明白这一切。
醉翁手种菊,呼我宴西斋。
落日有馀兴,穷秋多所怀。
缓歌挥白羽,趣舞堕金钗。
乌帽何胜落,黄花故自佳。
念离还作恶,处世亦安排。
苍鬓聊相对,青云岂易阶。
母容烛见跋,能尽酒如淮。
少作三年别,人生定鲜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