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玉瑞下层霄,今日瑶池预祝尧。
负扆当阳天子坐,称觞颛面宰臣朝。
九重陛下听鸣跸,万岁山前看舞韶。
持橐五人沾镐饮,独怜蒲柳望秋凋。
昔年玉瑞下层霄,今日瑶池预祝尧。
负扆当阳天子坐,称觞颛面宰臣朝。
九重陛下听鸣跸,万岁山前看舞韶。
持橐五人沾镐饮,独怜蒲柳望秋凋。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宫廷宴会,诗人以精美的笔触展现了皇家的繁华与权力的巅峰。首句“昔年玉瑞下层霄”通过对往日祥瑞的回忆,开启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而“今日瑶池预祝尧”则将此情此景联系到了古代圣明的帝王尧舜,表达了对君主的崇敬和宴会的非凡意义。
紧接着,“负扆当阳天子坐,称觞颛面宰臣朝”生动地描绘了皇帝坐在高堂之上,文武百官在下 朝拜的情景。这里的“负扆”指的是宫殿的大门,“当阳”则暗示了皇权的威严所在,而“称觞颛面宰臣朝”则展现了君臣之间的礼仪和尊卑有序。
“九重陛下听鸣跸,万岁山前看舞韶”进一步渲染了宫廷生活的壮观与神圣。九重门外的鼓鸣象征着皇权的传达,而“万岁山前看舞韶”则是对长寿颂歌的描绘,展现了一场宏大的庆典。
末尾两句,“持橐五人沾镐饮,独怜蒲柳望秋凋”带来了诗中唯一的感伤之情。诗人在这场盛宴之后,不禁对未来产生了忧虑和惆怅,通过“持橐五人”这种特殊的饮酒方式,以及对秋天枯萎蒲柳的独自怜爱,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珍视。
这首诗在技巧上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鲜明的对比,从宏大的宫廷场面到个人的微妙情感变化,都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好景欣逢,须记取、小阳春暖。
算夜来浃日,今朝生旦。
对此称觞春酒献,郁葱佳气琴堂满。
问使君、记纪绛人年,耆颐半。
天付与,文章灿。
牛刀试,风流县。
笑陶情松菊,主人懒散。
谁识东山真捷径,银章博取新貂衮。
愿潭居、槐府展经纶,延椿算。
旧日皆春,气象、又重妆束。
做得新丰酒肆,济康堂局。
老杜误传人酝酿,许公手种时科目。
自两公、一去已经年,君今续。
商家醴,须君曲。
怀英笼,须君蓄。
且饶人大卖,呼么喝六。
佶倬家人三两辈,药王菩萨丹青轴。
更於中、添得个当炉,十分足。
不作三公,归来钓、桐庐江侧。
刘文叔、眼青不改,故人头白。
风节傥能关社稷,云台何必图颜色。
使阿瞒、临死尚称臣,伊谁力。
登钓石,初相识。
鱼竿老,羊裘窄。
除江山风月,更谁消得。
烟雨一川双桨急,转头不忿青山隔。
叹鼻端、不省利名醒,京华客。
雪共梅花,念动是、经年离拆。
重会面、玉肌真态,一般标格。
谁道无情应也妒,暗香埋没教谁识。
却随风、偷入傍妆台,萦帘额。
惊醉眼,朱成碧。
随冷暖,分青白。
叹朱弦冻折,高山音息。
怅望关河无驿使,剡溪兴尽成陈迹。
见似枝而喜对杨花,须相忆。
雨过东郊,溪痕浅、山堂春晓。
堪爱处,桃花流水,闲云幽鸟。
物表群分红日□,天涯一点青山小。
向绿阴、竹影卷柴扉,终焉了。
清闲处,谁知道。
方外客,人间少。
且襟风杯月,醉眠芳草。
大志含容天地考,真情卓立希夷杳。
谩将消息寄林泉,烟霞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