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潘馨子》
《寿潘馨子》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不从火候问天师,桃核红开胜玉卮。

秋老药苗香石径,身和月色照霜眉。

蛟号海屋千珠集,槎泛天河八月时。

共是蓬壶烟树客,错传潘岳鬓成丝。

(0)
鉴赏

这首诗以“寿潘馨子”为题,由明代诗人释今无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隐喻,展现出对寿辰主人潘馨子的深情祝福与赞美。

首联“不从火候问天师,桃核红开胜玉卮”,以桃核的红艳比喻寿辰主人的青春活力,超越了玉杯的珍贵,暗示其生命力之旺盛,同时也暗含了对长寿的祝愿。

颔联“秋老药苗香石径,身和月色照霜眉”,描绘了一幅秋日山径的画面,药苗的香气与月光交织,不仅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也象征着寿辰主人如同药苗般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以及岁月赋予的智慧与沉稳。

颈联“蛟号海屋千珠集,槎泛天河八月时”,通过蛟龙在海屋聚集珍珠与木筏在天河航行的景象,寓意着寿辰主人如同海洋中的珍珠一般珍贵,又如天河中的木筏,历经风浪,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表达了对其人生旅程的肯定与敬仰。

尾联“共是蓬壶烟树客,错传潘岳鬓成丝”,将寿辰主人比作蓬莱仙岛上的客人,暗示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同时巧妙地引用潘岳鬓发斑白的故事,既是对潘馨子年华流逝的惋惜,也是对其成熟稳重、智慧深邃的赞美。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寿辰主人的崇高敬意与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玉梁道中杂咏·其一

一别三会峰,转烛阅半纪。

山根石上苔,已没旧屐齿。

摩挲青青松,彼树犹如此。

眷言枕清流,为洗嚣尘耳。

(0)

客里

客里愁浓处,秋宵月欲斜。

雁声频到枕,蝶梦未还家。

世有多歧苦,人因一念差。

遥思林下去,蓑笠钓烟沙。

(0)

杂咏十首酬汪镇卿·其五

子有忧世心,蒿然见眉睫。

崇交拟昔人,西风寄三叠。

作诗匪雕锼,要与六义涉。

臣甫再拜鹃,高风或可蹑。

肯作蟋蟀鸣,悲凉和秋叶。

(0)

次韵追和钱穆父内翰协赵伯坚大卿令铄游颍湖呈正字宝学即伯坚子也

颍水如闻得月多,黄金万顷漾微波。

登临未送平生目,赓唱空传故老歌。

宦意请看头上雪,杯行且覆掌中荷。

吾乡亦有西湖好,舴艋相从意若何。

(0)

上何著作晋之

曾向东南识大名,几年怀想浙涛声。

众人欲杀定谁惜,与世不谐空自清。

浩气养成天地小,宦情都付羽毛轻。

三山依约诛茅日,头白归来笑李生。

(0)

向伯恭旁午帖赞

涂水涟漪未改,芗林风月如新。

一纸重观遗迹,百年无复斯人。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