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有忧世心,蒿然见眉睫。
崇交拟昔人,西风寄三叠。
作诗匪雕锼,要与六义涉。
臣甫再拜鹃,高风或可蹑。
肯作蟋蟀鸣,悲凉和秋叶。
子有忧世心,蒿然见眉睫。
崇交拟昔人,西风寄三叠。
作诗匪雕锼,要与六义涉。
臣甫再拜鹃,高风或可蹑。
肯作蟋蟀鸣,悲凉和秋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所作的《杂咏十首酬汪镇卿(其五)》。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时事的忧虑,这种忧虑深藏于内心,从他的眉头和眼神中流露出来。他以古代贤人为榜样,寄托自己的理想,如同秋风中的三叠琴音,寓意深远。他强调自己的诗歌创作并非追求雕琢华丽,而是力求与古代诗歌的六义相契合,即内容丰富、形式规范。诗人自比为杜甫,表示愿意效仿其高尚情操,如同哀鸣的蟋蟀,声音悲凉却能与秋叶的萧瑟共鸣,传达出深深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体现了林景熙作为南宋遗民的忧国忧民之情。
梧桐疏叶间微黄,年例江南未肯凉。
菊自此花三两月,樽前日日是重阳。
衣冠南渡紫微郎,流落天涯事可伤。
鄙视诗人终不会,乱山深处过重阳。
久缺笺筒到霅滨,相逢依旧气如春。
深藏尺璧元无价,时击圆蓍尚有神。
桑梓兵戈三峡路,衣冠文物五朝人。
片时略得陪清话,一扫胸中万斛尘。
老玩韦编尚可为,复能吃口对期期。
离明偶剔书灯见,坎止因斟砚水知。
岂厌微尘裨泰岳,只愁残照近咸池。
儿曹未悟侯王梦,不了邯郸黍一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