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酬曾无逸宗教·其一》
《次韵酬曾无逸宗教·其一》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自识閒中趣,常嫌闹处行。

湖山真富贵,花鸟小声名。

有客金兰好,贻诗徵角鸣。

相期耐霜露,斯事岂凡情。

(0)
翻译
我自知在闲暇中才有乐趣,常常厌倦喧嚣的环境。
湖光山色才是真正的富贵,花鸟声息只是小小的名声。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赠诗如同金兰之交,相互唱和。
我们期待共度艰难,这份友情岂是寻常情感所能比拟。
注释
自:自己。
识:了解。
閒中:闲暇之时。
趣:乐趣。
常:常常。
嫌:厌恶。
闹处:喧闹的地方。
湖山:湖光山色。
真:真正。
富贵:高贵。
花鸟:花鸟声。
小:微小。
声名:名声。
金兰: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
好:优秀。
贻诗:赠诗。
徵角:古代五音之一,这里指诗歌。
鸣:唱和。
相期:互相约定。
耐:经受得住。
霜露:比喻生活中的困苦。
斯事:此事。
岂:难道。
凡情:平常的情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镈的作品,名为《次韵酬曾无逸宗教(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自然之美和内心世界的喜悦,以及与友人的情谊交流的诗篇。

"自识閒中趣,常嫌闹处行。" 这两句表明诗人自己感受到了闲适中的乐趣,但对于喧嚣的地方却感到厌倦。这是诗人内心追求宁静和清净的体现,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环境的选择。

"湖山真富贵,花鸟小声名。"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湖山之美的画面,通过“富贵”来形容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赞赏与认同。这里的“小声名”可能是指自然界中花鸟的声音并不显赫,却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

"有客金兰好,贻诗徵角鸣。" 这两句提到有朋友来访,诗人以金兰比喻友情,同时也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朋友的招待和交流。在这里,“贻诗”意味着赠送诗篇,而“徵角鸣”则是形容诗歌如音乐般悦耳动听。

"相期耐霜露,斯事岂凡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在这里,“相期”意味着互相约定,而“耐霜露”则是形容朋友间的情谊能够经受住时间和环境的考验。这里的“斯事岂凡情”强调这份情谊远非平常,具有深厚的情感基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高尚,以及他对于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阮籍

身负经纶济世才,时乎多故最堪哀。

覃思远害无他计,酣饮端为免祸媒。

(0)

大帝权

鼎峙东吴命世雄,甘心俯受魏丕封。

炎刘已尽犹馀蜀,唇齿胡为反内攻。

(0)

燕昭王

尝胆深思报复来,经纶须仗出群才。

仇齐一扫如风叶,只为黄金早筑台。

(0)

鲁仲连

布衣不肯帝强秦,天下皆闻高士名。

何事劝降轻守节,一书飞矢入聊城。

(0)

赵奢

北山据险最能兵,中外俱闻马服名。

满谓将门还出将,不知有子误长平。

(0)

陆羽

野客耽茶著作经,一时评品亦良精。

谁知茗饮成风后,从此朝廷榷法行。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