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色》
《月色》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月色夜逾净,虚庭当我前。

风裳变白玉,何烦佩褊褼。

曼倩去巳久,谁同醉陶然。

空怀依隐心,三叫芙蕖边。

(0)
翻译
月光如水,夜晚更加清澈,空荡的庭院展现在我眼前。
微风吹过,仿佛白玉般的衣裳飘动,何必佩戴繁琐的饰品呢。
曼倩已经离开很久了,还有谁能和我一同沉醉于这美景之中。
我怀揣着隐逸的心情,独自在荷花池畔呼唤三次。
注释
月色:明亮的月光。
虚庭:空旷的庭院。
当:面对。
我前:我的面前。
风裳:被风吹动的衣裳。
白玉:洁白如玉。
佩:佩戴。
褊褼:繁琐的饰品。
曼倩:虚构的人物,这里可能指代友人。
去:离开。
久:时间长。
醉陶然:沉醉其中,感到愉快。
空怀:内心怀有。
依隐心:隐逸之心。
三叫:呼唤三次。
芙蕖:荷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月色夜逾净,虚庭当我前"表达了在一个明亮而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坐在空旷的庭院中,面对着洁白如洗的月光。这里的"逾净"强调了月色的纯洁和深邃。

接下来的"风裳变白玉,何烦佩褊褥"则是说,夜风轻拂,如同细腻的丝绸,它不仅带来了凉爽,更让人感觉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清新。诗人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即使不用佩戴华丽的饰物也已然感到心旷神怡。

"曼倩去巳久,谁同醉陶然"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在孤独感受的无奈。曼倩通常指的是美好的情谊或是亲密的友人,但现在这些都已经远去,诗人感到孤独,无人可以共享这份愉悦。

最后的"空怀依隐心,三叫芙蕖边"则透露出诗人在这宁静夜晚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芙蕖是一种花名,常用来比喻高洁的情操或是文学艺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纯净情感和高尚精神境界的渴望,即便是在空幻的怀抱中,也依然保持着这份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月色、夜风、庭院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纯净的意境。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感受到了自然之美,更深刻地表达了对孤独和向往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人物吟

人盛必有衰,物生须有死。

既见身前人,乃知身后事。

身前人能兴,身后事岂废。

兴废先言人,然后语天地。

(0)

登朝元阁

绣岭岌层峦,岧峣十九盘。

微微经雨后,杳杳出云端。

往事金舆远,遗踪玉像残。

至今临渭水,依旧见长安。

(0)

逸书吟

丹山谁道凤为巢,事下吾能见九苞。

逸句得时如虎变,大篇成处若神交。

千端蜀锦新番样,万树春华暖弄梢。

天马无踪周八极,但临风月镫相敲。

(0)

寄和长安张强二机宜

二公诗美过连城,欲报才非祢正平。

本谓柏舟终不遇,却惊华衮重为荣。

岷峨雨后方知峭,风月霜馀始见清。

前有古人称寡和,阳春白雪岂虚名。

(0)

闲适吟五首·其五

谁将造化属东风,一属东风事莫穷。

残腊也宜先作策,新正其那便要功。

柳梢借暖浑摇软,梅萼偷春半露红。

安得向时情意在,轻衫撩乱少年中。

(0)

共城十吟·其四春郊花开

桃李正芬敷,花繁覆敝庐。

乱香寻密牖,碎影下前除。

静绕昼眠后,轻攀春醉馀。

纵然观尽日,谁敢罪狂疏。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