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和长安张强二机宜》
《寄和长安张强二机宜》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二公诗美过连城,欲报才非祢正平。

本谓柏舟终不遇,却惊华衮重为荣。

岷峨雨后方知峭,风月霜馀始见清。

前有古人称寡和,阳春白雪岂虚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ángānzhāngqiángèr
sòng / shàoyōng

èrgōngshīměiguòliánchéngbàocáifēi{zuǒyòuěr}zhèngpíng

běnwèibǎizhōuzhōngquèjīnghuágǔnzhòngwèiróng

mínéhòufāngzhīqiào
fēngyuèshuāngshǐjiànqīng

qiányǒurénchēngguǎyángchūnbáixuěmíng

注释
连城:极言珍贵,比喻两位诗人才华出众。
祢正平:东汉末年才子,以其才情闻名,此处用来形容极高的才情。
柏舟:古诗中常用来比喻不得志的人,如《诗经·卫风·柏舟》。
华衮:古代贵人的礼服,这里象征新的荣誉。
峭:陡峭,形容山势险峻。
阳春白雪:比喻高雅的艺术,难以与大众共鸣。
翻译
两位诗人的才华超过连城价值,想要回报却难以像祢衡那样才情横溢。
原以为自己像柏舟般一生不得志,却惊讶地发现新的荣誉再次降临。
在岷山峨眉雨后,才真正体验到山势的陡峭;经历了风霜月色,才感受到景色的清新。
前面有古人赞誉少有共鸣,如同阳春白雪般的高雅艺术并非徒有虚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寄和长安张强二机宜》,通过对张强两位朋友诗才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的高度评价。首句“二公诗美过连城”直接称赞了他们的诗歌才华,比之价值连城的珍宝还要珍贵。接着,“欲报才非祢正平”暗示了他们的才情不在三国时期的祢衡之下。

诗人以“柏舟终不遇”暗喻张强们的才华可能曾被埋没,但接下来笔锋一转,“却惊华衮重为荣”,意指他们如今又重新获得了荣耀,如同华丽的官袍加身。接下来的“岷峨雨后方知峭,风月霜馀始见清”描绘了经过生活洗礼后的他们,如岷峨山雨后更显峻峭,风月霜后更显清朗,形象地刻画了他们人格的坚韧与诗才的升华。

最后两句“前有古人称寡和,阳春白雪岂虚名”是对张强们诗艺的进一步肯定,说他们的作品虽然少有人能完全理解(“寡和”),但正如高雅的《阳春白雪》一样,实至名归,绝非浪得虚名。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友人的才华赞美,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起伏的感慨。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放言五首·其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0)

墨菊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0)

清明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齧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

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

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

(0)

言怀

兰碎作香尘,竹裂成直纹。

炎火炽昆冈,美玉不受焚。

孤生抱寸志,流离敢忘君。

酿桂餐菊英,洁斋三沐熏。

孰云九关远,精意当彻闻。

捐躯诚有地,贾勇先三军。

不然赍恨死,犹冀扬清芬。

愿乞一棺地,葬近要离坟。

(0)

雪后煎茶

雪液清甘涨井泉,自携茶灶就烹煎。

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

(0)

诗三百三首·其二一五

昨日游峰顶,下窥千尺崖。

临危一株树,风摆两枝开。

雨漂即零落,日晒作尘埃。

嗟见此茂秀,今为一聚灰。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