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
媚发轻垂额,香衫软著身。
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飞鹊徒来往,平阳公主亲。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
媚发轻垂额,香衫软著身。
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飞鹊徒来往,平阳公主亲。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洛浦边采莲的情景,她的神态如同仙女一般,吸引了十四五岁的少年前来观瞻。女子的发式轻柔地垂落至额前,她身着香气浸润的软衫,让人不禁想要靠近。她的红色袖子因沾湿莲花而显得更加鲜艳,眼睛微微一动,似乎在窥视水中的小生物。
飞翔的鹊鸟来回穿梭于女子周围,仿佛也被她的美貌所吸引。这位女子可能是某个地主或官宦人家的女儿,被尊称为“平阳公主”,显示出她非凡的地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恬静而美好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八十日官,浩然归去,知心者希。
谓诗有招魂,姑言其概,注其述酒,亦特其微。
不事小儿,惟书甲子,皆是先生杜得机。
看时运,与天荣木,始识真归。黄唐邈不可追。
慨四十无闻昨已非。
故怀彼仙师,策夫名骥,志夫童冠,寤寐交挥。
人表何时,谁生过鲁,愿企高风慕浴沂。
兹行也,尚庶几短葛,不负公衣。
忆从南涧北山边,惯见岭云和野烟。
山深路僻空吊影,梦惊松竹风萧然。
杖藜芒屩谢尘境,已甘老去栖林泉。
春篮采朮问康伯,夜灶养丹陪稚川。
渔樵每笑坐争席,鸥鹭无机驯我前。
一朝忽作长安梦,此生犹欲更问天。
归来未央拜天子,枯荄敢自期春妍。
造物潜移真幻影,感时未用惊桑田。
醉来却画山中景,水墨想像追当年。
玉堂故人相与厚,意使嫫母齐联娟。
岂知忧患耗心力,读书懒去但欲眠。
屠龙学就本无用,只堪投老依金仙。
更得新诗写珠玉,劝我不作区中缘。
佩服忠言匪论报,短章重次木瓜篇。
《子瞻再和前篇非惟格韵高绝而语意郑重相与甚厚因复用韵答谢之》【宋·王诜】忆从南涧北山边,惯见岭云和野烟。山深路僻空吊影,梦惊松竹风萧然。杖藜芒屩谢尘境,已甘老去栖林泉。春篮采朮问康伯,夜灶养丹陪稚川。渔樵每笑坐争席,鸥鹭无机驯我前。一朝忽作长安梦,此生犹欲更问天。归来未央拜天子,枯荄敢自期春妍。造物潜移真幻影,感时未用惊桑田。醉来却画山中景,水墨想像追当年。玉堂故人相与厚,意使嫫母齐联娟。岂知忧患耗心力,读书懒去但欲眠。屠龙学就本无用,只堪投老依金仙。更得新诗写珠玉,劝我不作区中缘。佩服忠言匪论报,短章重次木瓜篇。
https://shici.929r.com/shici/28uu8bwkhF.html
莺啼花谢,断送春归去。
雨后听鹃声,恰似诉、留春不住。
韶光易迈,暗被老相催,无个事,没些愁,方是安身处。
栽松种菊,相对为宾主。
终日掩柴扉,但只有、清风时度。
不忺把酒,又不喜观书,饥时饭,饱时茶,困即齁齁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