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
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
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
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僧人夜宿的静谧图景。"遥知郡斋夜,冻雪封松竹"两句,通过遥远的山谷传来的信息,让读者感受到那座孤寂的寺庙在寒冷的冬夜里,被积雪覆盖的松竹显得格外静谧。"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山僧代表着一种超然物外、寂寞幽居的情操,他悬挂灯笼,孤身一人在深夜中守候着信仰之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僧人的生活状态的同情和赞美,同时也折射出诗人自己对于清寂、超脱世俗的向往。
这样的画面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苍凉与静谧,也映照出了人类精神世界的深邃与丰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归于宁静的心灵状态。
春风吹云不成雨,暖日将春到花坞。
知君不羡鹤林神,但将诗作催花鼓。
饕风虐雨一扫空,国艳天香为君吐。
金刀盟在不敢寒,急走送君花满盘。
何郎要将汤饼试,不放枝头朝露乾。
樽虽有酒莫谩把,客未可人谁共看。
想当风暖月更白,流苏帐挂香团栾。
应笑老翁门寂寂,咫尺谁来草玄宅。
暗香和月与谁同,芳条委地无人摘。
春与幽姿似少情,雨打风翻漫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