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符复汉祚,褒德先侯封。
阳熺焰发燧,霜皠山鸣钟。
驯雉集中牟,乳虎去弘农。
抱鼓夜无声,桑阴麦芃芃。
循良一何多,谣歌满儿童。
贤哉洛阳令,卓鲁相继踪。
擿奸若明神,外猛中有容。
正狱除烦苛,平赋宽畸穷。
黎民拜恩惠,吏卒服至公。
身殁德不隳,弦歌祠庙崇。
望美安阳亭,顽懦兴廉风。
彼哉肉食者,舆马愧肓聋。
赤符复汉祚,褒德先侯封。
阳熺焰发燧,霜皠山鸣钟。
驯雉集中牟,乳虎去弘农。
抱鼓夜无声,桑阴麦芃芃。
循良一何多,谣歌满儿童。
贤哉洛阳令,卓鲁相继踪。
擿奸若明神,外猛中有容。
正狱除烦苛,平赋宽畸穷。
黎民拜恩惠,吏卒服至公。
身殁德不隳,弦歌祠庙崇。
望美安阳亭,顽懦兴廉风。
彼哉肉食者,舆马愧肓聋。
这首诗名为《赤符复汉祚》,描绘了恢复汉朝基业后对有功之臣的封赏和表彰。诗人赞美了先侯的美德和功绩,如阳熺的火焰象征其影响力,霜皠山鸣钟则寓意其声名远播。中牟的驯雉和弘农的乳虎,象征着秩序与安宁。夜晚的抱鼓无声,麦田丰收,展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富饶。
诗中提到的洛阳令以循良著称,他的公正无私如同明神,既能严惩奸邪,又能宽待百姓,深受儿童和民众的爱戴。他的美德即使在他去世后仍被人们怀念,庙宇祭祀不断。安阳亭的美景和他倡导的廉洁风气,形成鲜明对比,讽刺了那些无能的权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赞扬了清官廉政的典范,同时也对社会不公进行了委婉的批评。刘基的笔触犀利而深沉,体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特色。
记西楼筝雁,曾迎素手,珠槃花乱。
甚东风、不管世情,红罗映雪先绽。吹香枕畔。
凉玉浸、宫黄妆浅。
那回睡里、谁斗轻盈,奈鸾帕重题,泪粉相间。
华年美眷。说仙处无双,画图传看。
殷勤把、一枝问讯,江南板桥红遍。
安排鸳桨,寻梦度、五湖春远。
怎便付与、雨洗烟梳,待流霞双举,见花须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