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叠山舟过澛港》
《和叠山舟过澛港》全文
宋 / 王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长江几载界残棋,未著何知此地危。

万舸军中焉用汝,一声锣罢竟何之。

六民堕劫谁阶厉,百罚鞭尸悔莫追。

欲识开头摇手处,推篷一一问篙师。

(0)
翻译
长江像残局般历经了多少年,未曾落子就已觉危险重重。
在万艘战船中,哪里还需要你?锣声一响后,你又将去向何方?
百姓陷入灾难,是谁的过错?即使鞭尸也无法挽回罪行。
想要了解开始的转折,就必须亲自摇动手中的船篙询问撑船的人。
注释
长江:指长江这条大河。
界残棋:比喻历史上的纷争如同残局。
何知:怎能知道。
此地危:这里处境危险。
万舸:众多船只。
焉用汝:哪里还需要你这样的角色。
锣罢:锣声停止。
何之:要去往何处。
六民:泛指百姓。
阶厉:祸害的根源。
悔莫追:后悔也无从追回。
开头摇手处:事情的起始点。
推篷:推开船篷。
篙师:撑船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动乱时期的画面。"长江几载界残棋",长江一带已经成为战场,连绵不断的争斗如同残局未解之棋。"未著何知此地危",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这片土地命运的无奈和担忧,感到前途未卜。

"万舸军中焉用汝",描述的是战船如织,军队云集,这里的人们被卷入战争的漩涡之中。"一声锣罢竟何之",战争的喧嚣突然间戛然而止,但这片土地的未来却依旧迷雾重重。

"六民堕劫谁阶厉",这里的“六民”指的是普通百姓,他们在战乱中变得无依无靠,命运如同悬于一线。"百罚鞭尸悔莫追",战争带来的苦难已经深入人心,即使是那些执鞭者,也只能后悔莫及。

"欲识开头摇手处",诗人想要寻找这场灾难的起始之处,那些最初的动乱和纷争。"推篷一一问篙师",他通过询问那些驾舟之人,试图找到答案,但也许永远无法知晓战争的真相。

王奕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变革。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传达了他对乱世下人们命运的深切同情。

作者介绍

王奕
朝代:宋   字:伯敬   号:斗山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生辰:1293

王奕(生卒年不详),字伯敬,号斗山,玉山(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王奕《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王奕伯敬谨撰并书”,认为“癸巳为至元三十年(1293),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猜你喜欢

答殷石溪雪中见寄二首·其二

白昼春云接地阴,黄昏春雪覆檐深。

洛中远忆袁生卧,灞上真怀孟老吟。

江麦秀期欣可卜,陇梅开兴恐难禁。

石溪渔父能忧世,一曲沧浪万古心。

(0)

济宁候文鸣中丞不至却寄

远传开府驻任城,北上楼船䟎日行。

梅信腊随千里使,羽书春散两河兵。

青青冻麦侵沙吐,缕缕晴云隔浦生。

午夜月明虚锁䌫,倚蓬西望不胜情。

(0)

自感一首

春堂华烛照端居,自感行藏冷笑予。

南郡一麾聊复尔,旧京三转欲何如。

年华强半稀闻道,月俸无多苦积书。

争似骖鸾向云海,驭风长曳紫霞裾。

(0)

病中赠东塘先生归

驿亭春柳曙阴阴,送客聊为黄鹄吟。

岁月秪堪惊聚散,路岐何必问升沉。

风行西下论兵地,日鉴东周品士心。

醒眼未开涓滴酒,病怀离绪海同深。

(0)

春日有怀空同李子

南中数枉故人书,北上蹉跎信转疏。

四海酒杯形影外,十年诗草梦魂馀。

藏身笑我同方朔,作赋怜君过子虚。

春入吹台芳草遍,塔云楼月近何如。

(0)

问信

问信陈州盗,将军有捷书。

真成机上肉,岂虑釜中鱼。

杀气东连颍,烽烟北近徐。

招招淮口楫,将发故踌躇。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