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幼遐君贶兄弟同游白家竹潭》
《与幼遐君贶兄弟同游白家竹潭》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清赏非素期,偶游方自得。

前登绝岭险,下视深潭黑。

密竹已成暮,归云殊未极。

春鸟依谷暄,紫兰含幽色。

已将芳景遇,复款平生忆。

终念一欢别,临风还默默。

(0)
翻译
清雅的欣赏并非长久的约定,偶然的游览才能自在得意。
向前攀登那险峻的山岭,向下看是深邃黑暗的水潭。
密密的竹林已映衬着傍晚的景色,归来的云彩却还未消尽。
春鸟依偎在温暖的山谷,紫色的兰草含着幽静的色彩。
已经遇到了美好的景致,又勾起了平生的回忆。
始终惦记着一次欢乐的离别,面对风,还是默默地沉思。
注释
清赏:欣赏美景。
素期:长久的约定。
偶游:偶然的游览。
绝岭:极高的山岭。
深潭:深邃的水潭。
黑:形容水潭的深暗。
密竹:茂密的竹林。
暮:傍晚。
归云:晚归的云彩。
殊未极:还没有尽头。
春鸟:春天的鸟儿。
谷暄:山谷中的暖意。
紫兰:紫色的兰花。
幽色:幽静的色泽。
芳景:美好的景色。
遇:遇到。
复款:再次触动。
平生忆:一生的回忆。
终念:始终惦记。
一欢别:一次欢乐的告别。
临风:面对风。
默默:沉默无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一同游历白家竹潭的美好时光。诗中“清赏非素期,偶游方自得”表达了一种不经意间得以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喜悦。接着,“前登绝岭险,下视深潭黑”写出了探险的情景,通过对比高度和深度,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密竹已成暮,归云殊未极”则描绘了一天行走到晚,竹林渐渐笼罩在暮色之中,而归途的云雾似乎无穷无尽。诗人通过这种写法,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更传达了时间流逝和旅途不息的意境。

“春鸟依谷暄,紫兰含幽色”捕捉到了春日暖阳下的生机与静谧之美,紫兰在这里象征着高洁脱俗。紧接着,“已将芳景遇,复款平生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旅行中所见美景的珍视,以及对平淡生活回忆的温馨。

最后,“终念一欢别,临风还默默”透露出一丝离别的惆怅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沉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个人体验,展现了诗人对友谊、旅行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延平舟中三首·其一

满目风光秖自知,明霞濯濯秋江湄。

无端嘹乱来孤雁,不觉随声下钓矶。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八十七

往复长松下,相逢岂异人。

暗投愁按剑,什袭愧非珍。

过涧须眉在,啼林鸟雀亲。

生平吾不昧,以此得安贫。

(0)

黄俊升大士招同雪槱和尚放舟海珠寺分赋

剖出神珠纵泳游,水天空阔胜南洲。

光摇碧渚连云汉,气漾春波撼海楼。

未渡五仙疑石化,曾拈一苇共鸥浮。

台前雅集三生话,风起潮声见九秋。

(0)

送人入京·其二

白山冰雪黑山云,水落辽河向塞分。

更出渝关随射猎,海青看打鴐鹅群。

(0)

越台新柳·其二

濯濯风枝半作阴,新条不遣旧条侵。

自来珠海多春色,垂柳垂杨亦系心。

(0)

喜谢九丈自莞中见过之作·其四

白发翩翩海鹤姿,河清已过杖乡时。

岁寒不用愁风雪,自有春阳到柳丝。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