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岩紫翠中,缥缈浮画栋。
屏风十二叠,坦坦见空洞。
攒青照坐寒,老翠湿衣重。
度曲挽云留,举杯邀月共。
乐矣殊未央,正作南柯梦。
千岩紫翠中,缥缈浮画栋。
屏风十二叠,坦坦见空洞。
攒青照坐寒,老翠湿衣重。
度曲挽云留,举杯邀月共。
乐矣殊未央,正作南柯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园林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翠屏洞的自然美景与人文雅趣。
首先,“千岩紫翠中,缥缈浮画栋”,开篇即以“千岩”、“紫翠”渲染出一片苍茫壮丽的山色,而“缥缈浮画栋”则将这壮丽景色置于虚幻飘渺之中,仿佛是画中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超脱之感。
接着,“屏风十二叠,坦坦见空洞”,运用比喻手法,将山峦比作层层叠叠的屏风,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起伏,也暗示了空间的深远与开阔。而“空洞”二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空灵与豁达的意境。
“攒青照坐寒,老翠湿衣重”,这两句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山色的层次与质感。山间的青色在阳光下闪耀,给人以清凉之感;而“老翠湿衣重”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山林的生机与厚重,仿佛连衣物都沾染上了山林的气息。
“度曲挽云留,举杯邀月共”,这两句诗充满了浪漫与诗意。诗人似乎在山间漫步,轻盈地穿越云雾,与云彩相伴;而举杯邀月,更是将自然与人的活动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最后,“乐矣殊未央,正作南柯梦”,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陶醉与不舍,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乐而忘返。整首诗通过对翠屏洞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美好境界。
早得白眉名,之官濠上城。
别离浮世事,迢遰长年情。
广陌垂花影,遥林起雨声。
出关春草长,过汴夏云生。
黠吏先潜去,疲人相次迎。
宴馀和酒拜,魂梦共东行。
河倾月向西,九陌鼓声齐。
尘静霜华远,烟生曙色低。
禁门人已度,宫树鸟犹栖。
疏懒劳相问,登山有旧梯。
何物随身去,六经与一琴。
辞家计已久,入谷住应深。
偶坐僧同石,闲书叶满林。
业成须谒帝,无贮白云心。
日日思朝位,偷闲城外行。
唯求采药者,不道在官名。
好异嫌山浅,寻幽喜径生。
病来文字拙,不要把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