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进士田卓入华山》
《送进士田卓入华山》全文
唐 / 姚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何物随身去,六经与一琴。

辞家计已久,入谷住应深。

偶坐僧同石,闲书叶满林。

业成须谒帝,无贮白云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jìnshìtiánzhuóhuáshān
táng / yáo

suíshēnliùjīngqín
jiājiǔzhùyìngshēn

ǒuzuòsēngtóngshíxiánshūmǎnlín
chéngzhùbáiyúnxīn

翻译
什么东西陪伴着我离去,只有六经和一把琴。
离开家乡已经很久了,进入山谷居住想必很深沉。
偶尔坐下时,僧人如同石头般静默,闲暇时书页落叶铺满了林间。
学业有成后必须面见天子,但我的心不存留任何世俗的欲望。
注释
何物:什么。
随身去:伴随。
六经:儒家经典著作(《诗》、《书》、《礼》、《易》、《乐》、《春秋》)。
一琴:一把琴。
辞家:离开家乡。
计已久:计划已久。
入谷:进入山谷。
住应深:居住应该很深邃。
偶坐:偶然坐下。
僧同石:僧人如石一般静默。
闲书:闲暇时阅读的书籍。
叶满林:树叶落满树林。
业成:学业完成。
谒帝:拜见天子。
无贮:不保留。
白云心:超脱世俗的心境,比喻清高脱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即将踏上求学之路的情景,表达了对知识与精神家园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山林图景。

"何物随身去,六经与一琴。" 这两句展示了学者出行时所携带的仅有儒家《六经》(指《易》、《书》、《诗》、《春秋》、《仪礼》、《乐》,后来多指五经)和一把琴。这不仅代表了学者对知识的渴望,也体现了琴在古代文化中作为修养心性、寄寓情感的一种工具。

"辞家计已久,入谷住应深。" 学者告别家人,踏上求学之路,选择了山谷作为暂居之地。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也象征着对知识和精神世界的深入探索。

"偶坐僧同石,闲书叶满林。"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状态,与僧侣一道坐在石头上,书写在树叶上,即使是在自然界中,也不忘记知识的积累和心灵的修炼。

"业成须谒帝,无贮白云心。" 当学者学业有成时,应前往朝廷报告自己的学识与成就,这里的“无贮”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纯净心性的追求,即便在功成名就之际,也不为世俗的荣华所动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一位学者追求知识、修养心性乃至超越尘世的精神历程。

作者介绍
姚合

姚合
朝代:唐   号:称“姚   籍贯:陕州硖石

姚合,陕州硖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清渭八景·指崖一览

指崖屹立镇山川,万丈巍巍势插天。
风日双清时有限,乾坤一览景无边。
东西岘丹青与献,南北群峰紫翠边。
我欲凌风登绝顶,一声铁笛叫飞仙。

(0)

题壁三首

自从南岳来雪宝,二十馀年不下山。
两处居庵身已老,又寻幽谷养衰残。

(0)

希文枕边谈诗谓律诗易工梦中与之辩诗以折其

七步成诗语近谐,坛荒李杜奇乏才。
僧敲未敢一言定,鸟过曾安几字来。

(0)

咸淳戊辰余月下澣去郡归里因访菊岩龚先生用

人生嚣尘中,几若驹过隙。
安得坐此山,枕流复漱石。

(0)

澹岩游五首

辟秦人去几千年,介石于今尚块然。
指□载鱼得播□,争如流水亦称贤。

(0)

送新知永州陈祕丞瞻赴任

零陵古郡枕湘川,太守南归得意年。
茶味欲过衡岳寺,橘香先上洞庭船。
锦衣照耀维桑地,石燕翻飞欲雨天。
若到浯溪须舣棹,次山遗颂想依然。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