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馆王亭安在哉,荒村亦自有池台。
苦嫌野蔓萦纡竹,甚爱残花点缀苔。
老送病来推不得,欢随春去挽难回。
未应寂寞无心赏,墙下葵榴次第开。
谢馆王亭安在哉,荒村亦自有池台。
苦嫌野蔓萦纡竹,甚爱残花点缀苔。
老送病来推不得,欢随春去挽难回。
未应寂寞无心赏,墙下葵榴次第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诗人在谢馆王亭安享受着自然之美。开篇即以“安在哉”表达了对此地平和氛围的赞美。接着,“荒村亦自有池台”表现出即便是在偏远的村庄,也有其独特的景致可观。
“苦嫌野蔓萦纡竹,甚爱残花点缀苔”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细微之美的欣赏。尽管一些植物可能看似杂乱无章,但那些在春天末尾还坚持绽放的“残花”,以及点缀在苔藓上的细小花朵,都让诗人感到欣喜。
接下来的两句,“老送病来推不得,欢随春去挽难回”则流露出一丝哀伤之情。岁月匆匆,青春易逝,即便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往往力不从心。诗人可能在感慨于年华老去,健康每况愈下,而欢乐的春天却又迅速离去,不可挽回。
最后,“未应寂寞无心赏,墙下葵榴次第开”两句中,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尽管周围环境可能让人感到孤寂,但诗人却没有因此而产生失望之情,而是欣赏着那些不知名的小花小草,它们自在地生长,甚至墙下的葵榴也一一绽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平淡生活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何年供奉仙,写此真乘黄。
矫矫天骨起,烂烂隅目光。
岂无万里姿,御者非王良。
青衫老奚官,肉眼空伥伥。
饮秣不以时,羁絷无繇骧。
昂首思渥洼,浩荡充虚肠。
何来斗斛水,似是出尚方。
虽沾金井恩,未效和鸾锵。
蹭蹬十二闲,何异古道傍。
回首万驽骀,饱食驰康庄。
朝饮华清流,暮垂紫游缰。
此马独弃捐,物理良可伤。
君王倘惠养,请试苜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