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许一归篷,停篙溯便风。
草堂应咫尺,清梦月明中。
何许一归篷,停篙溯便风。
草堂应咫尺,清梦月明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乘舟夜行,偶遇顺风,心有所感,梦回草堂的情境。
首句“何许一归篷,停篙溯便风。”以问句形式开篇,仿佛在询问归宿何处,为何要停下船桨,逆风而行。这里的“归篷”既指归家的小船,也暗含对心灵归宿的追寻。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归属感,即使是在逆风中,也坚持前行。
第二句“草堂应咫尺,清梦月明中。”转而描述了诗人对于草堂的向往,认为它就在不远处,仿佛在月光下清晰可见的梦境之中。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草堂视为心灵的避风港,是诗人精神上的寄托。在月明之夜,草堂显得格外亲切和温暖,成为诗人梦中的理想之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乘舟夜行、偶遇顺风、梦回草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与精神归宿的渴望。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十年种田滨五湖,十年遭涝尽为芜。
频年井税常不足,今年缗钱谁为输。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
而我守道不迁业,谁能肯敢效此事。
紫微侍郎白虎殿,出入通籍回天眷。
晨趋綵笔柏梁篇,昼出雕盘大官膳。
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
丛丛紫翠作秋英,雨过闲阶洗倍明。
若比春花争得似,不输秾艳祇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