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种田滨五湖,十年遭涝尽为芜。
频年井税常不足,今年缗钱谁为输。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
而我守道不迁业,谁能肯敢效此事。
紫微侍郎白虎殿,出入通籍回天眷。
晨趋綵笔柏梁篇,昼出雕盘大官膳。
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
十年种田滨五湖,十年遭涝尽为芜。
频年井税常不足,今年缗钱谁为输。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
而我守道不迁业,谁能肯敢效此事。
紫微侍郎白虎殿,出入通籍回天眷。
晨趋綵笔柏梁篇,昼出雕盘大官膳。
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政治动荡和自然灾害频繁的情况下,依然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不愿意改变职业去追求物质利益。诗中通过对比手头的困境与邻里间的商业活动,以及自身的清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操守和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心理感受。
“十年种田滨五湖,十年遭涝尽为芜”两句,讲述了农业生产受到自然灾害影响,长期的努力可能瞬间化为乌有。接着,“频年井税常不足,今年缗钱谁为输”表达了纳税之难,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担忧。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则是对比中,邻里之间通过商业活动获益,而自己却没有追求物质利益。诗人强调“我守道不迁业”,表明了个人的坚守和选择。
“紫微侍郎白虎殿,出入通籍回天眷”等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官生活,这与诗人的实际处境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会应怜尔居素约,可即长年守贫贱”表达了对于清贫生活的认同和选择,以及这种选择可能需要持之以恒。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操守与现实世界之间的比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坚守和自我安慰,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士人的生存状态。
云巘在空碧,天宇共高明。
重阳易得风雨,今日不胜晴。
天为两朝元老,付与四时佳节,不动一丝尘。
香霭洗金戟,飞雾洒霓旌。山鸣叶,江动石,总欢声。
剑关玉垒千载,谁见此升平。
细看尊前万蕊,相映眉间一点,黄气郁骎骎。
江汉下淮海,都赖一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