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江南/忆江南·其一归依三宝赞》
《望江南/忆江南·其一归依三宝赞》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词  词牌: 忆江南

归依众,梵行四威仪。愿我遍游诸佛土。

十方贤圣不相离。永灭世间痴。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望江南·忆江南其一》。诗中的“归依众,梵行四威仪”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与信仰,梵行即是指佛教中的坐禅修行,而四威仪则是指佛教徒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四种行仪,即走、站、坐、卧。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精神寄托之所的向往。

“愿我遍游诸佛土”这一句流露出诗人想要遍历所有佛教圣地的心愿,寻求心灵上的净化和解脱。这不仅是对佛教信仰的尊崇,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世的追求。

“十方贤圣不相离”则意味着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佛教中诸多贤者与圣人的智慧与慈悲。这里的“十方”指的是佛教中的十个方向,即东、西、南、北、中,以及这四个方向的各个对角线,再加上天和地。诗人表达了对于这些方向中佛教贤者与圣人的渴望,希望能够永远不离他们的智慧光芒。

最后,“永灭世间痴”则是表达了一种愿景,即希望能够彻底摒弃世间的愚昧与迷茫,让心灵得到真正的解脱。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某种不满,以及对精神境界更高追求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表达对佛教信仰的敬仰和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现世的批判态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东山感秋词,次康步崖中翰题壁韵五首·其五

冷落山斋运甓身,天门八翼梦无因。

西风吹起神州恨,麈尾清谈大有人。

(0)

己亥五月二日东山大忠祠祝文信国公生日·其二

公生端平间,厥岁曰丙申。

谁云火德衰,魁杓指朱鹑。

郁郁富田乡,紫云气氲氤。

日月既合朔,其夕生伟人。

天鸡声一鸣,龙挟云而神。

安知阳九厄,遂肇揽揆辰。

朝纲正颓坠,正士多丧沦。

真魏两大儒,不使秉国钧。

震电惊明堂,天意为之嗔。

空下罪己诏,满目嗟胡尘。

咄咄蒙古师,迫人过女真。

是岁楚蜀吴,将帅奔命频。

所幸奇渥温,斥地北海滨。

姑缓南牧师,匪曰虏气驯。

小朝誇天堑,文学仍彬彬。

公生二十年,宝祐纪丙辰。

一举冠东南,对策登紫宸。

忠肝发古谊,识者王应麟。

蹉跎二十年,遂成不朽身。

得年四十七,为寿千万春。

(0)

题絜斋丈鸳湖舟隐图十首·其四

尊前金缕按清歌,春日宜人诗意多。

更比王夫人福好,湖山偕隐傲东坡。

(0)

得伯质太守书,知乞归未得,赋寄

一载仍容借寇恂,双旌山畔粤江春。

封章郑重循良绩,归计迟留畎亩身。

海舶利成旁落势,陆梁风起近边民。

艰难正仗匡时手,未许扁舟理钓纶。

(0)

游白牛岩二首·其一

有客婆娑大海南,白牛岩畔访禅庵。

颠僧老死文公去,细雨松花扑石龛。

(0)

岁暮与晓沧游西湖山作六首·其五

一角寒岚照碧波,园亭无奈废兴何!

七分荒冢三分庙,如此湖山鬼占多。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