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
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
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
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
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
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
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江南的景象,寒食节气之后,自然万象更新之时。诗人通过对早春景色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一种期待和喜悦的情感。
“江南寒食早,二月杜鹃鸣。”开篇便以寒食和杜鹃的鸣叫设定了季节与环境,传递出一丝生机勃发之感。江南在初春时节依然有些许凉意,而杜鹃的叫声则是自然界苏醒的信号。
“日暖山初绿,春寒雨欲晴。”随后诗人描写了阳光温暖、山色初显的景象,以及即将散去的春雨。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早春的柔和美丽。
“浴蚕当社日,改火待清明。”这里提到了农事,指的是在社日(古代农历中的一个节气)进行田间的劳作,同时期待着天气回暖,以便更换炉火。这些生活细节不仅展示了农业社会的生产节奏,也反映出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敏感。
“更喜瓜田好,令人忆邵平。”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对美好瓜田景致的喜悦,并引出了历史人物邵平。邵平是西汉时期的人物,以其清廉著称,这里提及他可能是在赞美当下的安宁祥和,与古人邵平相比,同样令人怀念。
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细腻感悟。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新生和希望的美好情感。
昔日京华去,知君才望新。
应犹作赋好,莫叹在官贫。
且复伤远别,不然愁此身。
清风几万里,江上一归人。
道,德。清虚,玄默。生帝先,为圣则。
听之不闻,抟之不得。至德本无为,人中多自惑。
在洗心而息虑,亦知白而守黑。
百姓日用而不知,上士勤行而必克。
既鼓铸于乾坤品物,信充仞乎东西南北。
三皇高拱兮任以自然,五帝垂衣兮修之不忒。
以心体之者为四海之主,以身弯之者为万夫之特。
有皓齿青娥者为伐命之斧,蕴奇谋广智者为盗国之贼。
曾未若轩后顺风兮清静自化,曾未若皋陶迈种兮温恭允塞。
故可以越圆清方浊兮不始不终,何止乎居九流五常兮理家理国。
岂不闻乎天地于道德也无以清宁,岂不闻乎道德于天地也有踰绳墨。
语不云乎仲尼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垂万古历百王不敢离之于顷刻。
《纪道德》【唐·杜光庭】道,德。清虚,玄默。生帝先,为圣则。听之不闻,抟之不得。至德本无为,人中多自惑。在洗心而息虑,亦知白而守黑。百姓日用而不知,上士勤行而必克。既鼓铸于乾坤品物,信充仞乎东西南北。三皇高拱兮任以自然,五帝垂衣兮修之不忒。以心体之者为四海之主,以身弯之者为万夫之特。有皓齿青娥者为伐命之斧,蕴奇谋广智者为盗国之贼。曾未若轩后顺风兮清静自化,曾未若皋陶迈种兮温恭允塞。故可以越圆清方浊兮不始不终,何止乎居九流五常兮理家理国。岂不闻乎天地于道德也无以清宁,岂不闻乎道德于天地也有踰绳墨。语不云乎仲尼有言朝闻道夕死可矣,所以垂万古历百王不敢离之于顷刻。
https://shici.929r.com/shici/zcwkiI.html
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
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
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
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
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