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晨兴》
《晨兴》全文
唐 / 白居易   形式: 古风

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

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

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

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

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

(0)
注释
宿鸟:夜晚归巢的鸟儿。
东屋:东边的屋子,通常指早晨阳光首先照到的地方。
铜炉:古代用来熏香的金属炉。
纱笼:罩在蜡烛上的薄纱,防止烛火乱飞。
头醒:头痛减轻。
眼饱:眼睛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宿斋:一夜未食,指斋戒状态。
云母粥:一种古代的养生食品,含有云母片,被认为有益健康。
翻译
归巢的鸟儿在前方的树林中活动,晨光洒向东方的房屋。
铜炉中早早地添加了香料,纱罩下的残烛已被熄灭。
头痛似乎因风而略有好转,眼睛满足于充足的睡眠。
起身坐着无所思考,轻轻叩动牙齿三十六下。
如何解除一夜的斋戒呢,就喝一碗云母粥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清晨醒来后的悠闲生活场景。首先,"宿鸟动前林,晨光上东屋"两句描写了大自然的清晨景象,鸟儿开始在树林间唧咛,阳光洒落在东厢的屋顶,展现了一天之始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铜炉添早香,纱笼灭残烛"两句则转向室内,诗人点燃了熏香的铜炉,弥漫出早晨特有的清新气息,同时也熄灭了夜晚未尽的蜡烛,预示着一天的开始。

在"头醒风稍愈,眼饱睡初足"中,诗人形容自己从酣眠中苏醒过来,大脑逐渐清醒,睡意也刚刚得到满足,流露出一种惬意和满足的情感。

"起坐兀无思,叩齿三十六"两句则透露了诗人在清晨的悠闲心境,无忧无虑地坐在那里,没有特别的思考,只是在不经意间轻轻叩击着牙齿,这种行为常见于无意识中的节奏性动作,显示出一种从容和宁静。

最后,"何以解宿斋,一杯云母粥"一句,则是诗人在询问自己如何打破这清晨的宁静与安逸,他选择了一杯由优质米制成的云母粥来结束夜晚的饮食禁忌,以此简单而纯净的方式开始新的一天。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感悟和欣赏,以及他对于日常起居中的自在与享受。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
朝代:唐   字:乐天   号:香山居士   生辰:772年-846年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猜你喜欢

贺温正言赐紫

密疏封来乙夜看,延英召对议安边。

荣颁紫绶同三品,旧赐朱衣未一年。

白兽捧樽斟御酒,金鱼垂鬣惹炉烟。

从今便有公卿望,休梦天台瀑布泉。

(0)

量移后自嘲

可怜踪迹转如蓬,随例量移近陕东。

便似人家养鹦鹉,旧笼腾倒入新笼。

(0)

自嘲

三月降霜花木死,九秋飞雪麦禾灾。

虫蝗水旱霖淫雨,尽逐商山副使来。

(0)

臧夫人挽诗二首·其二

义有臧侯者,寥寥几百年。

岂唯君子贵,亦有女郎贤。

宁舍家藏富,先归宿贷钱。

自然难到处,风烈是家传。

(0)

厚载王君求仆赋寄闲斋诗又欲仆作晚实此君二诗皆未果惠然枉佳篇甚厚非老钝所及聊次韵奉酬

布鼓何堪付阿香,平生痴绝亦长康。

曲成下里安知宋,疏就中郎不姓常。

未许芳馨依杜若,摇窥光怪识干将。

秋风一水空相望,留滞何时贡玉堂。

(0)

和周仲嘉再示三篇·其二

花有芳丛竹有林,春来各竞趁光阴。

妍媸等是目前事,冷淡方知异日心。

十二里山长隔面,一帆风地每传吟。

高山流水人知否,绿绮窗间自晓琴。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