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周仲嘉再示三篇·其二》
《和周仲嘉再示三篇·其二》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花有芳丛竹有林,春来各竞趁光阴。

妍媸等是目前事,冷淡方知异日心。

十二里山长隔面,一帆风地每传吟。

高山流水人知否,绿绮窗间自晓琴。

(0)
注释
花:盛开的花朵。
芳丛:花丛。
竹:竹子。
林:树林。
春:春天。
竞:竞争。
光阴:时光。
妍媸:美丑。
目前事:眼前的事情。
冷淡:冷漠淡然。
异日心:未来的心意。
十二里山:遥远的山峰。
隔面:遮挡视线。
一帆风地:清风拂面之地。
传吟:传扬吟唱。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的典故,比喻知己。
人知否:人们是否知道。
绿绮窗:绿色的窗户。
自晓琴:独自弹奏的琴声。
翻译
花丛中绽放着芬芳,竹林里生机勃勃,春天来临,各自抓紧时间争艳。
美丑都是眼前的事,冷暖之情才能看出日后真心。
十二里的山峦阻隔视线,但清风中常常传来吟唱的声音。
高山流水的知音难觅,只有绿绮窗边的琴声独自响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瞬间与永恒的思考。开篇“花有芳丛竹有林,春来各竞趁光阴”,诗人捕捉到了春天万物争相绽放的生机,花朵和竹子竞相展示它们的美丽,似乎在追逐着有限的春光。

接着“妍媸等是目前事,冷淡方知异日心”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当前繁华景象保持一种超然态度,认识到一切美好都是暂时的,而只有当它们不再时,人们才会真正体会到它们的价值。

“十二里山长隔面,一帆风地每传吟”描绘了一个遥远的山峦和一片飘逸的帆影,以及诗人内心的吟咏,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的情感寄托。

最后,“高山流水人知否,绿绮窗间自晓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体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中的“高山流水”象征着永恒与纯净,而“绿绮窗间自晓琴”则是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通过弹奏琴瑟来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理解和欣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哲学的深度,探讨了时间、美丽与内心世界之间微妙的关系。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荷花四绝·风

飒飒凉生水国秋,可怜无计解花愁。
飘然一叶随流水,付与真人驾作舟。

(0)

淳熙丙申二月晦翁归婺源先曾大父因随杖屦遂

吾祖曾师云谷仙,读书直下悟蹄筌。
道参太极本无极,易论先天与后天。
绿遍春风窗外草,香浮夜月沼中莲。
派分一勺濂溪水,道统绵绵万古传。

(0)

见刘后村先生

天录臞仙后代孙,巍科几世属名门。
千年绝学追先圣,四海真儒仰后村。
直向天边扶日月,只从笔底转乾坤。
年来诸老凋零尽,惟有灵光独自存。

(0)

钱王广文

宦居三载满,严驾出山城。
诗担梅花白,离杯竹叶清。
更筹催客梦,斥堠计行程。
去去骖鸾鹤,长歌上玉京。

(0)

婺源道中午憩

小息吟身古木阴,诗情羞涩锦囊轻。
风烟不受人收拾,担阁行山半日程。

(0)

谢鹗山

东山空阔原野平,顺王养鸡贡高城。
秋天饥鹗未馔良,侧翅下攫殊无情。
守城壮士心孔恶,但夕窥兹捕鸡鹗。
雕弓一殿羽箭发,鹗也时从半空落。
山人学射艺渐精,遂使山无鹗鸟鸣。
却思色践侵吴日,何不令之射越兵。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