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侣相携醉玉缸,暮山浮黛水淙淙。
何人不赏中秋闰,几度能逢八月双。
云里闻歌声隔寺,花间吹笛手临窗。
芙蓉泣露红芳早,欲寄佳人奈涉江。
仙侣相携醉玉缸,暮山浮黛水淙淙。
何人不赏中秋闰,几度能逢八月双。
云里闻歌声隔寺,花间吹笛手临窗。
芙蓉泣露红芳早,欲寄佳人奈涉江。
这首明代诗人王稚登的《十三夜莲蓉湖与周锡臣张鸣教对月有怀安茂卿》描绘了一幅月夜聚会的画卷。首句“仙侣相携醉玉缸”,以神仙伴侣的意象,烘托出聚会的欢乐氛围和美酒的诱惑。次句“暮山浮黛水淙淙”,通过写山水的静谧与流水声,营造出宁静而幽美的环境。
接下来,“何人不赏中秋闰,几度能逢八月双”表达了对中秋节闰月的珍视,暗示了聚会的特殊时日,以及与朋友共度佳节的难得。诗人借月抒怀,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云里闻歌声隔寺,花间吹笛手临窗”描绘了月夜中传来的歌声和笛声,增添了诗意的意境,仿佛月光下隐藏着无尽的故事。
最后一句“芙蓉泣露红芳早,欲寄佳人奈涉江”,以芙蓉花象征美好的情感,露珠滴落,犹如佳人的眼泪,早开的红花寓示着思念之情的迫切。然而,想要将这份情感传递给远方的佳人,却因江河阻隔而难以实现,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聚会的场景和月夜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
君不见谪仙翁,挥斥八极如游龙。
东行扶桑过若木,隘视人世不可容。
九江日上见五老,身秪欲巢云松。
云松之巢出天表,九点齐州蚁封小。
醉翻江水挹天瓢,仰视浮云没孤鸟。
骑鲸一去天地空,元圃三山白云绕。
谁似黄家公子贤,放情飘萧怀谪仙。
有诗万卷比秋月,有酒百斛如流泉。
名嚣利聒不到耳,绮窗阿阁浮轻烟。
结巢亦与云松伴,自拂天风凌汗漫。
句里哦成碧水秋,毫端貌得潇湘岸。
长松落落云冥冥,岁晏怀君霜霰零。
流脂入地应千岁,寄我春山煮茯苓。
平生羡支离,粟钟薪十束。
肩高或踰顶,会撮不谐俗。
爬搔既无施,垢腻常所牧。
故人相磨砻,芜秽胡不斸。
试将千亩春,为制五瑴玉。
霜姿削廉刿,风气合清穆。
疏疑雪照综,密比生绡幅。
纹深发渐稀,技痒心屡覆。
虽云渐遭涴,竟使光眩目。
可怜中书君,潦倒赐休沐。
脱巾谢僚友,领此分祸福。
何尝劳念渍,以尔供泰牍。
今晨独何幸,偶入鲸仙录。
承言受何贶,但愿笑予秃。
更欲洒松风,相从竹溪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