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城遗迹尽烟霞,草色登台起暮笳。
地卷豹湖埋帝辇,山横雉堞抱人家。
风来百舌听经鸟,露泣胭脂坠井花。
估贩还寻芳乐路,酒帘不动夕阳斜。
苑城遗迹尽烟霞,草色登台起暮笳。
地卷豹湖埋帝辇,山横雉堞抱人家。
风来百舌听经鸟,露泣胭脂坠井花。
估贩还寻芳乐路,酒帘不动夕阳斜。
这首明代诗人姚旅的《鸡笼山赋得台城怀古得离字(其一)》描绘了一幅台城遗迹的凄美画面。首句“苑城遗迹尽烟霞”,以烟霞笼罩的景象暗示昔日皇家园林的繁华已成过往。次句“草色登台起暮笳”,通过傍晚时分的草色和哀婉的胡笳声,渲染出一种历史沧桑与哀愁的氛围。
“地卷豹湖埋帝辇”进一步揭示了台城的衰败,豹湖可能曾是皇家湖泊,如今却掩埋了帝王的车驾,象征着权力的消逝。“山横雉堞抱人家”,山势环绕,城墙残存,家家户户依山而建,呈现出人间烟火与历史遗迹交织的场景。
“风来百舌听经鸟,露泣胭脂坠井花”运用拟人手法,写风吹过时鸟儿仿佛在诵读经文,露水滴落,似乎连花朵都为之哭泣,增添了悲凉之感。最后两句“估贩还寻芳乐路,酒帘不动夕阳斜”,描绘了商贩们寻找往昔的欢乐之地,而酒家的帘子静止不动,映照着斜阳,暗示了世事变迁,人事如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台城遗迹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繁华的怀念,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吴儿鸣橹吴波里,作劳耳热歌声起。
初犹哇咬杂吁嚱,后方激讦如怨詈。
芳洲日夕西风来,含情宛转声更哀。
君不见杜老行吟曲江曲,楚臣羁思蘼芜绿。
世知忠义铸伟辞,不知正是阮籍唐衢哭。
吴时明月梧宫秋,月光曾照吴王愁。
国人悲怜子胥死,写出高台草荒麋鹿游。
词亡千古留遗调,南楫北帆昏复晓。
尽知往事祇苍烟,渺渺漫漫飞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