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儿鸣橹吴波里,作劳耳热歌声起。
初犹哇咬杂吁嚱,后方激讦如怨詈。
芳洲日夕西风来,含情宛转声更哀。
君不见杜老行吟曲江曲,楚臣羁思蘼芜绿。
世知忠义铸伟辞,不知正是阮籍唐衢哭。
吴时明月梧宫秋,月光曾照吴王愁。
国人悲怜子胥死,写出高台草荒麋鹿游。
词亡千古留遗调,南楫北帆昏复晓。
尽知往事祇苍烟,渺渺漫漫飞白鸟。
吴儿鸣橹吴波里,作劳耳热歌声起。
初犹哇咬杂吁嚱,后方激讦如怨詈。
芳洲日夕西风来,含情宛转声更哀。
君不见杜老行吟曲江曲,楚臣羁思蘼芜绿。
世知忠义铸伟辞,不知正是阮籍唐衢哭。
吴时明月梧宫秋,月光曾照吴王愁。
国人悲怜子胥死,写出高台草荒麋鹿游。
词亡千古留遗调,南楫北帆昏复晓。
尽知往事祇苍烟,渺渺漫漫飞白鸟。
这首宋代诗人释善珍的《吴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劳动者的生活场景。诗中通过吴地船夫在湖面摇橹时发出的劳动号子,展现了他们辛勤工作的艰辛和情感的起伏。起初,歌声嘈杂,如同抱怨与叹息;随后,随着情绪的激荡,声音变得像哀怨的责骂。诗人巧妙地将这种劳动歌曲与杜甫的行吟和楚臣的羁旅之情相联系,暗示了歌曲中蕴含的深沉情感。
接着,诗人借月光下的吴宫,表达了对吴王和伍子胥悲剧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怀旧。最后,诗人感叹词章虽亡,但其旋律和情感却流传千年,如同南来北往的船只,昼夜不停,而往事只能在苍茫烟波中被白鸟所承载,留下无尽的遐想。
整首诗以吴歌为线索,融合历史典故和个人感受,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民间艺术的深情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