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降霜花木死,九秋飞雪麦禾灾。
虫蝗水旱霖淫雨,尽逐商山副使来。
三月降霜花木死,九秋飞雪麦禾灾。
虫蝗水旱霖淫雨,尽逐商山副使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的自然景象和社会动荡的画面。"三月降霜花木死"表明春天本应万物复苏之际,却不期而遇寒冷的霜冻,导致花木凋零,这是对自然界不顺之事的描写,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悲凉与无奈。接下来的"九秋飞雪麦禾灾"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景象,九月本应金风送爽、果实成熟的时候,却出现了罕见的飞雪,这对于农作物尤其是麦子和禾苗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在这之后,"虫蝗水旱霖淫雨"一句,则交织着自然界的种种灾害:虫灾、蝗灾、洪水、干旱以及倾盆大雨,这些都是农业社会中的重大威胁,它们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计,也映照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最后,"尽逐商山副使来"则转向了政治层面。诗人提到自己追随着官职在商山(古地名)担任副使,这里可能隐含着对个人命运与朝政变迁之间关系的反思,同时也许暗示了一种无奈和顺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无力感,以及个人的遭遇与历史大潮的相互作用。
清修平日得无惭,学道勤行肯妄谈。
轩冕諠哗公始悟,林泉潇洒我先谙。
曾怜避弋云中雁,每念缠丝茧里蚕。
画舫西归时节好,春山如黛水如蓝。
隔江气候不齐时,梅向杭开越上迟。
春远未通蓬岛信,腊深先放武林枝。
岭头素艳从争发,笛里孤音却后期。
虚白堂前攀折看,咏公诗句醉金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