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自苍崖边,能谙白云养。
才穿远林去,已在孤峰上。
薪和野花束,步带山词唱。
日暮不归来,柴扉有人望。
生自苍崖边,能谙白云养。
才穿远林去,已在孤峰上。
薪和野花束,步带山词唱。
日暮不归来,柴扉有人望。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樵夫的生活景象,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趣。"生自苍崖边"四字简洁地勾勒出主角色的生存环境,是一个远离尘世的山林之中,他能与白云为伴,这是对自由灵魂的一种颂扬。"才穿远林去,已在孤峰上"表达了樵夫的行动轨迹和他所到达的地理位置,显示出一种超脱与独处的境界。
接下来的"薪和野花束,步带山词唱"则是对樵夫日常行为的一种描写。他不仅在自然中劳作,还能将自然中的美好如野花融入生活之中,甚至于脚步间还伴随着山中所启发的诗意,这体现了樵夫与大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最后两句"日暮不归来,柴扉有人望"则描绘出了一幅黄昏时分樵夫未归,家人在柴门等待的情景。这不仅是对樵夫生活的一种写照,也反映出了樵夫与家人的情感联系,以及家人对于他的期盼和关怀。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清新脱俗,通过樵夫的日常活动展现了他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这种生活所带来的精神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