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言怀》
《次韵和言怀》全文
宋 / 黄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五常为种耕情性,天意宁分有与无。

史解戮人惟戮古,地能埋死只埋愚。

青云易把诗书买,白发难停日月驱。

顾我无才背时俗,浮名早晚见归途。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yán怀huái
sòng / huángshù

chángwèizhǒnggēngqíngxìngtiānníngfēnyǒu

shǐjiěrénwéinéngmáizhīmái

qīngyúnshīshūmǎibáinántíngyuè

cáibèishímíngzǎowǎnjiànguī

翻译
五常之道如同种植情感和本性,天意岂会区分有无。
历史只会惩罚那些过时的人,大地埋葬的只是愚昧无知。
青云直上容易通过读书获得,但白发却无法阻止岁月流逝。
自知无才不合时宜,我明白浮名终将回归尘土。
注释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种耕:比喻培养和实践。
天意:自然界的规律或命运。
宁分:岂会区分。
戮人:惩罚人。
戮古:过时的人,指不符合时代潮流的人。
埋死:埋葬死者。
埋愚:埋葬愚蠢的人。
青云:比喻高位或显赫的地位。
诗书:泛指学问和知识。
白发:指年老。
日月驱:形容时间的流逝。
无才:没有才能。
背时俗:不合时宜,与世俗格格不入。
浮名:表面的名声。
归途:回归的路,这里指人生的归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庶的《次韵和言怀》,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个人境遇的感慨。首句“五常为种耕情性”强调了遵循五常(仁、义、礼、智、信)来塑造人的品性和情感,暗示了道德在人生中的重要性。接下来,“天意宁分有与无”表达出对命运无常的接纳,认为天意并非总是分明有无。

“史解戮人惟戮古,地能埋死只埋愚”两句,通过历史和大地的视角,揭示出历史评判往往偏爱古人,而大地接纳的也只是那些看似愚蠢实则执着的人。这里寓含着对世事变迁和人生价值的理解。

“青云易把诗书买,白发难停日月驱”一句,以青云比喻仕途,表达出读书人追求功名的不易,以及岁月无情流逝的无奈。最后,“顾我无才背时俗,浮名早晚见归途”则是诗人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才能有限,无法迎合世俗,对于虚名终将看淡,期待回归平淡的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又有对个人际遇的坦然,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名利的超脱。

作者介绍

黄庶
朝代:宋   字:亚父   籍贯:宋洪州分宁

宋洪州分宁人,字亚父。黄湜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佐一府三州,皆为从事。后摄知康州。工诗。有《伐檀集》。 
猜你喜欢

凤栖梧/蝶恋花·其三会于秋香阁,适令丞有违言,赋此词劝之

昨夜西畴新足雨。玉露金飙,著意鏖残暑。

画阁登临凝望处。馀霞晚照明烟浦。

闲是闲非知几许。物换星移,风景都如故。

耳听是非萦意绪。争如挥麈谈千古。

(0)

减字木兰花

杨花飘尽。云压绿阴风乍定。帘幕闲垂。

弄语千般燕子飞。小楼深静。睡起残妆犹未整。

梦不成归。泪滴斑斑金缕衣。

(0)

挽想庵和尚

想庵住世大玲珑,脱壳谁知脱屣同。

现相维尘非是病,到头法喜本真空。

一尘顿灭灵台上,万劫都销烈焰中。

从此尺丘藏卵塔,白云流水任西东。

(0)

秋夕书怀

官路时风渐识情,一悲前计远愁生。

深秋寒气侵灯影,半夜疏林起雨声。

县印终年拘吏役,烟蓑何日避浮名。

穷通休问巢莲骨,大抵无徒是至清。

(0)

长安书事

一从洛邑移秦甸,三见东郊绽早梅。

莲府昼闲铃閤闭,柳营春暖射堂开。

斋坛首冠惭诸将,相印兼营接上台。

何事燕公轻仗钺,却言分阃是粗才。

(0)

留题洛北罗汉阁

地高阁迥宜闲望,望尽云山首懒回。

林下野僧应笑我,半年旌旆四曾来。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