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树遵同穴,生平此共归。
镜埋鸾已去,泉掩凤何飞。
薤挽疑笳曲,松风思翟衣。
扬名将宠赠,泉路满光辉。
封树遵同穴,生平此共归。
镜埋鸾已去,泉掩凤何飞。
薤挽疑笳曲,松风思翟衣。
扬名将宠赠,泉路满光辉。
这是一首充满怀旧和哀婉情感的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缅怀以及对亲人深厚的情感。
“封树遵同穴,生平此共归。” 这两句描写了树木与墓葬相伴,象征着生命的结束和回归自然,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生者与逝者的共同终结的思考。
“镜埋鸾已去,泉掩凤何飞。” 镜子和泉水往往象征着明亮和清澈,但这里却被尘封,反映出时间流逝带来的蒙昧和失落。同时,凤凰作为神鸟的形象,现在无处安放,这两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
“薤挽疑笳曲,松风思翟衣。” 这里的“薤”是一种野草,而“挽”则有缠绕之意。整句话传递出一种生命力与自然界相互缠绕的情景。同时,“松风”和“翟衣”则让人联想到亲人的形象,诗中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逝者的思念。
“扬名将宠赠,泉路满光辉。” 最后两句则表明即便是逝者,也希望其名字能够流传,同时泉水之路充满光芒,这些都是对逝者美好祝愿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亲情深刻的感悟,以及对逝者的缅怀和哀悼。
道教初兴,释门微显,一兴一废如然。
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
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
争财气,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
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
丘公阐教,万朵金莲。上界群仙。
在世诸魔,难道化才贤。
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