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音悲嘒管,瑶踏动芳尘。
总袖时增怨,听破复含嚬。
凝腰倚风软,花题照锦春。
朱弦固凄紧,琼树亦迷人。
朔音悲嘒管,瑶踏动芳尘。
总袖时增怨,听破复含嚬。
凝腰倚风软,花题照锦春。
朱弦固凄紧,琼树亦迷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优雅的舞蹈表演,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叹。朔音悲嘒管,一开始就设定了一个哀婉动听的音乐氛围,似乎那乐声来自边塞之地,带有一丝哀愁。而瑶踏动芳尘,则是舞者轻盈的脚步在细腻的粉尘中移动,既描绘了舞者的优雅,也映衬出了场地的洁净和高雅。
总袖时增怨,听破复含嚬,这里的“总袖”可能指的是舞者随着音乐节奏而摆动的衣袖,而这种动作似乎带给诗人一种无尽的哀愁。同时,“听破”意味着音乐已经达到高潮,而“复含嚬”则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回旋与压抑,仿佛诗人被这场舞蹈深深打动,却又无法完全释放自己的情绪。
凝腰倚风软,花题照锦春,这里的“凝腰”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舞者的柔美姿态,而“倚风软”则强化了这种柔美之感。至于“花题照锦春”,则是对场景的进一步描绘,可能指的是舞台周围装饰着鲜艳如织锦般的花卉,而这些装饰在阳光下闪耀,使得整个春日更加明媚。
朱弦固凄紧,琼树亦迷人,最后两句则转向了乐器的描写。朱弦即琴弦,这里的“固凄紧”表达了一种紧张而又悲凉的音调。而“琼树亦迷人”,则是对舞台周围环境的进一步美化,“琼树”可能指的是精致或高贵的装饰,而这些装饰同样让人沉醉。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舞蹈和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时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深深的情感。
峨峨儒衣冠,昕贵知义命。
大道若坦途,狂夫蹈邪径。
惟君异流俗,学古师往圣。
穷居饮一瓢,轻视车千乘。
粹然白玉温,卓尔青松劲。
风流入莲幕,忠恕自天性。
爱贤易好色,避利如深阱。
时邀野人语,亦说禅家病。
不辞王事劳,益知仁者静。
兼旬当阔别,强饭遵时令。
边城霜露寒,淮乡道里夐。
事物多感怀,篇章应寓兴。
同谒未央殿,共沾明主恩。
冕旒亲日月,蹈舞荷乾坤。
龙尾三重峻,螭头几级尊。
德音欣社日,抚语走黄门。
阴会皆如实,阳开不复存。
空馀破窗月,流影到床垠。